-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畏 人 唐 /杜 甫 早 花 随 处 发 ,春 鸟 异 方 啼 。万 里 清 江 上 ,三 年 落 日 低 。畏 人 成 小 筑 ,褊 性 合 幽 栖 。门 径 从 榛 草 ,无 心 走 马 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门径(mén jìng)的意思:指通往目的地的途径或方法。
褊性(biǎn xìng)的意思:形容人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小筑(xiǎo zhù)的意思:小筑指的是小而简陋的房屋或建筑物,比喻简陋、狭小的住所或居所。
异方(yì fāng)的意思:
(1).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楚辞·天问》:“何圣人之一德,卒其异方: 梅伯 受醢, 箕子 详狂?” 游国恩 纂义引 周拱辰 曰:“一切直数諫,不避葅醢;一不瞽不聋,託之佯狂。迹似异方,而忠国爱主之心则一也。”
(2).指异域;异国。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异方之乐,祗令人悲。”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蜀无兔鸽》:“异方禽兽,象出 南越 ,駞出北极,今皆育于中国,然不如本土之宜也。” 宋 曾巩 《厚卿子中使高丽》诗:“并使时推出众才,异方迎拜六城开。”
(3).指他乡;外地。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异方初艷菊,故里亦高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行酖》:“盖食物初炽,入银器必变黝色,而按臣以法官孑身居异方……每疑下人进酖。”
(4).不同地方。 三国 魏 曹植 失题诗:“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5).特别的药方。 清 龚自珍 《以奇异金石文字拓本十九种寄秦编修扬州而媵以诗》:“异人延年无异方,能使寸田生异香。”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榛草(zhēn cǎo)的意思: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 注释
- 早花:早开的花朵。
随处:随意。
发:绽放。
春鸟:异地的鸟儿。
异方:异地。
万里:万里长。
清江:清澈的江面。
三年:三年时间。
落日:夕阳。
畏人:怕见人。
小筑:小巧的居所。
褊性:性格偏狭。
幽栖:隐居生活。
门径:门前小路。
榛草:杂草。
无心:没有心情。
走马蹄:骑马走过。
- 翻译
- 早开的花朵随意绽放,异地的鸟儿发出不同的鸣叫。
在这万里清澈的江面上,已经度过三年夕阳低垂的时光。
我怕见人,所以选择建造了一个小巧的居所,我的性格适合隐居。
门前的小路杂草丛生,我已没有心情骑马走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情趣。开篇“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两句,通过早晨开放的野花和四处歌唱的春鸟,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融于自然之中的心境。
“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两句,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感慨。万里长江,不断地流淌,时间在无声中悄然滑过。而“三年落日低”则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日落的低沉,显得岁月更替、光阴荏苒,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
接着,“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和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畏人成小筑”,诗人展示了一种自我封闭、避世独立的心态,而“褊性合幽栖”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境,褊性即是恬淡寡然的性情,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两句,则是对隐逸生活具体写照。榛草丛生,门前小路被野草所覆盖,这不仅描绘了一个荒废的庭院,也象征着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而“无心走马蹄”,则表明诗人已经超脱尘俗,无意于功名利禄之争,只是随性而行,顺其自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