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板桥(bǎn q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出现断层,比喻事物的连接中断或发展不顺利。
将吏(jiāng lì)的意思:将领和官吏,泛指军队和政府官员。
艨艟(méng chōng)的意思:
◎ 艨艟 méngchōng
[warships protected with cowhide] 古代战船,船体用牛皮保护睥睨(bì nì)的意思:高傲地俯视、轻视别人。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生将(shēng jiāng)的意思:指年轻有为的人,有出色的才能和表现。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行板(xíng bǎn)的意思:指行走的步调或节奏。
野戍(yě shù)的意思:指在边远地区或野外驻守的军队。
- 翻译
- 向南遥想宣城郡,清澈的江水旁荒野的城堡闲置着。
巨大的战船在水边高高耸立,仿佛傲视着蜿蜒曲折的山脉。
威名在文书中流传,也在将士们之间生发。
春日黄昏行走在板桥上,料想他应如庾公般归去。
- 注释
- 南:指方向,南方。
宣城郡:古代的一个地名,今属安徽省。
清江:清澈的江水。
野戍:荒野中的城堡或哨所。
艨艟:古代的一种大型战船。
浦:江边,河边。
睥睨:傲视,俯瞰。
曲随山:山脉蜿蜒曲折。
名寄图书:名声记载在书籍中。
将吏:将领和官吏。
暮:傍晚。
庾公:指庾亮,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曾镇守宣城。
还:返回,归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名为《送宋校书赴宣州幕》。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将要前往的宣城郡的美丽景色,以及那里宁静而又略显寂寞的边塞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艨艟高映浦,睥睥曲随山。” 这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宣城郡的壮丽风光,以及那里的船只和山势。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憧憬。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 这两句表明宋校书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且在官场中也颇具声望。诗人通过对朋友功名和威望的赞誉,表现了对其事业的期许。
“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春日夕阳下的送别图景,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心愿。这里的“庾公”通常指的是唐代文学家庾信,这里被用来比喻宋校书的文学才华。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宣城郡自然景观和友人功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