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其八桃源》全文
- 翻译
- 无法逃离桃花源,真实的仙境就在眼前。
为了让后世千年的人知道,这里曾有过古老的风俗。
- 注释
- 桃源:虚构的理想乐土,常用来比喻隐居或避世的地方。
逃不彻:无法逃脱,形容对桃源的向往或留恋之深。
真境:指真实的、理想中的环境或状态。
宛在目:仿佛就在眼前,形容景象清晰可见。
千载下:千年之后,表示时间跨度长。
古风俗:古代的社会习俗或生活方式。
-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意境。"桃源逃不彻",指的是无法完全逃离现实世界到达那理想中的桃花源。"真境宛在目",表明虽然未能完全达到,但心中仍然保有那种纯净无暇的境界。
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传递出一种对于古风俗的怀念和向往。在他们看来,这种古朴纯粹的生活方式是值得后世铭记的。"要令千载下,知有古风俗",正是这种文化情结的体现,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让未来的人们了解并珍视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传统。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更透露出对历史、文化的一种深沉的情感。它在艺术上达到了既表达个人情怀,又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境界,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金粟寺庵和通判军府周寿韵
招提敞山岩,新庵隐岩麓。
石沼引清流,风漪皱文縠。
晴晖满虚室,一水含自足。
心明身宴闲,境寂谁寻逐。
寒林带月行,夜榻和云宿。
若欲问西来,一斋饱自足。
题信州赵昌甫林居
谱接江西派,声名过浙间。
弃官从早岁,买屋向深山。
文集通僧借,渔舟载鹤还。
待予归旧里,又得到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