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挂多寻萧寺壁,晓拈恐化葛陂雷。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拄 杖 还 僧 宋 /刘 克 庄 头 白 高 僧 行 脚 懶 ,一 枝 筇 竹 久 生 苔 。不 逢 太 乙 然 藜 照 ,时 借 山 翁 荷 蓧 回 。夜 挂 多 寻 萧 寺 壁 ,晓 拈 恐 化 葛 陂 雷 。还 师 此 物 禅 须 进 ,曾 入 诗 人 手 内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还师(hái shī)的意思:指被逐出师门的弟子重新得到师傅的接纳,重新拜师学艺。也比喻学问不精或技能不高的人,重新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
久生(jiǔ shēng)的意思:长时间生存或存在;长久不死。
筇竹(qióng zhú)的意思:筇竹是一种高大的竹子,比喻高尚、坚强、刚正不阿的品质。
人手(rén shǒu)的意思:人手指的是人的手,用来形容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数量。
僧行(sēng xíng)的意思:僧人的行列,比喻人们按照既定的规矩、次序行事。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寺壁(sì bì)的意思:指寺庙的墙壁,比喻学问渊博、见识广博。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萧寺(xiāo sì)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的场所或地方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 注释
- 头白:形容人头发白。
高僧行脚懒:高僧行走缓慢。
筇竹:一种竹子,古人常用作拐杖。
生苔:长满青苔。
太乙:道教中的神仙名。
藜照:藜杖上的火光。
山翁:山中老翁。
荷蓧:手持藜杖。
萧寺:寂静的寺庙。
壁:墙壁。
恐化:担心它会变化。
葛陂雷:传说中的雷神葛陂。
师:指修行者。
禅须进:禅修中需要。
诗人:古代文学创作者。
手内来:曾经被诗人拥有。
- 翻译
- 一位白发高僧步履迟缓,手里的筇竹杖已长满青苔。
没有遇见神仙般的太乙真人,只能借着山翁的藜杖照明回家。
夜晚常常挂在寺庙墙壁上,清晨又怕它化为葛陂的雷声。
修行者需将这杖视为禅修之物,它曾被诗人亲手持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情景。他手持一枝筇竹做拐杖,却因年久而长满了苔藓。诗中提到的“太乙然藜”指的是道家神仙太乙的故事,他能够使草木生长,这里用来形容僧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夜晚时分挂着拄杖寻找萧寺的墙壁,清晨则恐怕拄杖被草丛覆盖而难以找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根拄杖有深厚情感,它不仅是僧人的随身之物,也曾经进入过诗人的手中。这根拄杖承载着禅意,象征着精神修为的进程。诗人在此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约而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僧人的闲寂生活,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