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砻硙间,得此一隽石。
磨我三十年,貌黧双鬓白。
老蟾在傍笑,两穷自相厄。
这首诗《破砚》是宋代诗人许棐所作,通过描述一块砚台被长时间磨砺的过程,巧妙地融入了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情感交流。
首句“碌碌砻硙间,得此一隽石”描绘了砚台在磨砺工具中诞生的情景,以“隽石”形容其独特与珍贵。接着,“磨我三十年,貌黧双鬓白”将砚台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它被长时间磨砺的过程,同时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砚台的“貌黧双鬓白”不仅指其表面因磨砺而显得老旧,也暗喻了时间的痕迹和岁月的沧桑。
“渠亦苦我磨,眼穿流泪墨”进一步深化了砚台与磨砺者之间的关系,将砚台视为一个承受痛苦的角色,其“眼穿流泪墨”更是生动地展现了砚台在磨砺过程中的艰辛与无奈。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无生命的砚台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老蟾在傍笑,两穷自相厄”以月亮相比,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公正,同时也暗示了砚台与磨砺者之间的命运相似,都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走向衰老与终结。这一句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砚台被磨砺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物与人的深刻联系,还蕴含了对时间、命运以及人生价值的深邃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学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