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峰秋后叠,乱叶落寒墟。
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缘蔬。
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诗人居住在一座山中的小屋里。"圭峰秋后叠,乱叶落寒墟"表达了一种萧瑟而孤寂的秋意,圭峰可能是指那座山的名称,秋天过后的积累和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在荒凉的野地上堆积,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冷清的情境。
接下来的"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书"则透露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及书籍的喜爱。竹子与书籍在这里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文化和精神上的寄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自得其乐。
"云深猿拾栗,雨霁蚁缘蔬"这两句则更加生动地展示了山中秋天的景象。猿在云雾缭绕的高处拾取坚果,而蚂蚁则在细雨过后的湿润环境里忙碌于攀爬着蔬菜,这些生灵的活动都在诗人眼前展开,显示出自然界生命力旺盛的一面。
最后"只隔门前水,如同万里馀"则是诗人的感慨。虽然只是小溪流过,但给诗人的感觉却如同远方的长河一般,这种比喻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景观之间的深刻联系和精神上的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宋公旧池馆,零落守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莫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