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迩英延讲艺》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丁偃所作,名为《试迩英延讲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君王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的深切期待与赞颂。
首句“白虎前芳掩”,以白虎象征君王,前芳掩则暗示君王的美德被掩盖或忽视,表达了对君王德行未能得到广泛认知的遗憾。
次句“金华旧事轻”,金华在这里可能指代君王的往事或曾经的辉煌,旧事轻则意味着这些过去的荣耀似乎被轻视或遗忘,进一步强调了当前局面的不如人意。
第三句“天心非不寤”,“天心”常用来比喻君王的心思或意志,“非不寤”则表明君王并非没有察觉到国家和民众的现状,而是有意为之,或是有其深思熟虑的原因。
最后一句“垂意在苍生”,“垂意”表示君王的意图或期望,“苍生”指的是广大民众。这句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的强烈期待,认为君王的心意最终会落在为民众谋福利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君主形象的向往,以及对君王能够体恤民情、改善民生的热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归国谣·何处笛
何处笛?
深夜梦回情脉脉,竹风檐雨寒窗隔。
离人几岁无消息,今头白,不眠特地重相忆。
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
香闺寂寂门半掩,愁眉敛,泪珠滴破胭脂脸。
江水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
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
忆江南(二首,与本调不同)
去岁迎春楼上月,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扬花阴,空余枕泪独伤心。
今日相逢花未发,正是去年,别离时节。
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重来不怕花堪折,只恐明年花发人离别。
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