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五天王寺寄南洲》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其五天王寺寄南洲》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天王寺里竹千头,曲榭回廊旧日游。

别后梅花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

忆看远岫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

白首思归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惆怅(chóu chàng)的意思:心情郁闷、烦恼不安。

飞阁(fēi gé)的意思:指高楼阁、宫殿等建筑的造型高耸、雄伟壮丽。

回廊(huí láng)的意思:指建筑物中围绕庭院或花园的走廊。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梦想(mèng xiǎng)的意思:对未来的追求和期望,具有理想和抱负

诗草(shī cǎo)的意思:指写诗作文的才子。

思归(sī guī)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心情。

天王(tiān wáng)的意思:指统治一方或一方之主,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人。

远岫(yuǎn xiù)的意思:比喻目标或远方的事物。

自发(zì fā)的意思:自然而然地发生或表现出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之五,题为“天王寺寄南洲”。文徵明以病中之感,回忆往昔在天王寺的游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感慨。

首句“天王寺里竹千头”,描绘了天王寺内竹林茂盛的景象,竹子之多,仿佛有千头之多,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曲榭回廊旧日游”一句,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曾经在寺中漫步、游玩的情境,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留恋。

“别后梅花应自发,壁间诗草属谁收。”这两句通过梅花的自然生长与诗人笔下诗句的留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消散。梅花在别后依然开放,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而诗人曾经创作的诗句却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隐含着对个人创作价值的反思。

“忆看远岫开飞阁,曾吊荒宫上小丘。”这两句回忆了诗人曾经观赏远处山峰,建造高阁,以及探访废弃宫殿的经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热爱与敬仰。

最后,“白首思归形梦想,封书惆怅问南洲。”表达了诗人年老时对归乡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与忧伤。他通过写信的方式,向远方的友人倾诉心中的思念与哀愁,希望能够得到慰藉。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天王寺及其周边景物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思考与向往。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灵隐观风亭雪矶小酌

林峦深密地,怪石紫苔存。

留得巉岩势,全无斧凿痕。

浮云沉水底,落叶走山根。

最喜倾杯处,高僧遇老温。

(0)

寄卢进斋

酒边无日不团栾,独冷斋中忆旧欢。

窗外一株红杏树,三年不得与君看。

(0)

句·其九

蠢囷发嬉笑,蟛蜞生呕泄。

(0)

铜雀研

得自铜雀台,收晚棱角摧。

四方绿琉璃,一片青玫瑰。

炼尽沙石滓,陶成金玉胚。

(0)

青山夹

天宇秋来淡,江流急处鸣。

小风旗脚活,晴日鼓声清。

岁晚冬归客,时危北望情。

沿江十万户,流寓若为生。

(0)

古歌赠岩主喜公

喜公心眼如有灵,善择此岩来构扃。

崖根踏碎暮烟碧,洞门凿破苍苔青。

交加乱石虎狼队,纵横怪木龙蛟形。

其间可以松萝招隐,云霞放情。

傲复傲兮何富贵,恣复恣兮闲利名。

况乎龙蛟勇背俟风雨,灵龟垂首思雷霆。

我今方为年少英,青山未有归去心。

他时致尧功业成,与师高卧白云深。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