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一日杂诗四首·其三》
《三月一日杂诗四首·其三》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柳簇红桥绿雾匀,羽林戈戟重闉

朝阳空照俜仃影,长似东街碧树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戈戟(gē jǐ)的意思:戈戟是指古代兵器戈和戟,用来形容军队的威武和强大。

红桥(hóng qiáo)的意思:红桥是指红色的桥梁,也用来比喻重要的交通枢纽或重要的关口。

林戈(lín gē)的意思:形容人们的力量集中在一起,共同努力。

树身(shù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本质、实质或核心部分。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重闉(zhòng yīn)的意思:指重重地关上大门或大门被紧紧关上。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三月一日杂诗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的画面。首句“柳簇红桥绿雾匀”,通过“柳簇”和“绿雾”形象地展现了春天柳树成荫、晨雾弥漫的景象,红桥与翠柳相映,色彩鲜明,富有生机。次句“羽林戈戟锁重闉”,则以军事意象入诗,暗示了城池的宁静与防卫森严,与前句的自然之美形成对比。

第三句“朝阳空照俜仃影”,进一步描绘了主角孤独的身影,朝阳的光辉洒在孤单的影子上,增添了寂寥之感。最后一句“长似东街碧树身”,以比喻手法,将人物比作东街上翠绿的树木,寓意其身影与环境融为一体,更显其孤独无依。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欣赏以及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之情。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书斋即事

时清祗合力为儒,不可家贫与善疏。

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沿溪摘果霜晴后,出竹吟诗月上初。

乡里老农多见笑,不知稽古胜耕锄。

(0)

前出塞九首·其四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0)

徐九少尹见过

晚景孤村僻,行军数骑来。

交新徒有喜,礼厚愧无才。

赏静怜云竹,忘归步月台。

何当看花蕊,欲发照江梅。

(0)

重过何氏五首·其二

山雨尊仍在,沙沈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黄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0)

畏人

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

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

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

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

(0)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

孟夏守畏途,舍舟在徂暑。

愀然何所念,念我龙门坞。

密竹无蹊径,高松有四五。

飞泉鸣树间,飒飒如度雨。

菌桂秀层岭,芳荪媚幽渚。

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谁言圣与哲,曾是不怀土。

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

矧余窜炎裔,日夕谁晤语。

眷阙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悽悽视环玦,恻恻步庭庑。

岂待庄舄吟,方知倦羁旅。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