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雁》
《闻雁》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雁门无数雁,一夜尽南飞。

我忆罗浮暖,难将雨雪违。

愁来弄羌笛,梦里著莱衣

明岁梅花发,乡园归未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莱衣(lá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破衣烂衫。

罗浮(luó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美丽多姿、繁华盛大。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明岁(míng suì)的意思:明年

羌笛(qiāng dí)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乡园(xiāng yuán)的意思:指家乡或故乡。

雁门(yàn mén)的意思:雁门是指古代边防的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战略要地或重要关口。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鉴赏

这首诗《闻雁》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雁南飞的景象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雁门无数雁,一夜尽南飞。”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无数的大雁在夜晚齐齐向南迁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与生命的规律。接下来,“我忆罗浮暖,难将雨雪违。”诗人回忆起家乡温暖的罗浮山,表达了对故乡温暖气候的怀念,同时也感叹难以违背自然界的严寒与雨雪,暗喻自己无法轻易逃离现实的束缚。

“愁来弄羌笛,梦里著莱衣。”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愁绪涌动时,诗人吹起了羌笛,试图用音乐排遣内心的忧愁;而在梦中,他穿上家乡的莱衣,仿佛回到了熟悉的故乡。这种梦境与现实的交织,更加凸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最后,“明岁梅花发,乡园归未归。”诗人展望明年梅花盛开之时,心中却充满了疑问——是否能够回到久别的家乡。这一句既是对未来的期盼,也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雁南飞的自然现象,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闻雁

一声边雁落,孤客最先闻。

是夕芦花渚,扁舟宿白云。

烟迷南海影,风断洞庭群。

甚有怀人字,殷勤欲托君。

(0)

朱人远曾经屈沱作歌屈沱者三闾大夫所居楚人谓江之别流为沱云·其一

秭归南郭外,传是左徒家。

有客寻苗裔,维舟向水涯。

仙成为海伯,赋就散天葩。

祖述多高弟,如君更丽华。

(0)

寄扶晨于鼎文冶兄弟·其二

爱尔贤兄弟,真同大小山。

松高争岳出,花好与人閒。

岁事先秋尽,天心及早还。

才多无不可,啸咏且相攀。

(0)

尹君七十又一生日赠之·其一

故人无几在,今子幸长年。

菊老香逾烈,松寒节益坚。

世人多服食,吾道岂神仙。

日夕壶觞满,羲皇枕席边。

(0)

幺凤还·其三

三寸罗浮凤,仙灵一化身。

细微丹穴族,娇小绿衣人。

昔在梅花国,今为绣阁珍。

复归纤手上,香稻使情新。

(0)

王借冈阻浅

水浅惟沙口,停舟待暮潮。

枫黄霜色淡,竹翠雨容消。

米遣鲥鱼换,船将蛋女招。

苍苍山月上,酒至放兰桡。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