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竹枝词中的一个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午后的景象与生活细节。
首句“午盘堆遍地波罗”,以“午盘”点明时间,午后时光,阳光洒落,地面铺满了波罗(可能指某种水果或植物),营造出一种丰饶、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粒粒鸡心已破窠”一句,运用比喻,将波罗的果实比作“鸡心”,并指出它们已经成熟,破开了外壳,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果实的形态和状态,同时也暗示了收获的季节。
“凤尾萧疏纤子落”中,“凤尾”可能是指某种植物的叶子,此处用来形容竹枝的轻盈与稀疏,而“纤子落”则描绘了细小事物的飘落,可能是果实、花瓣或是其他轻盈之物,与上文的“波罗”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最后一句“一肩绿箬倩蛮婆”,“绿箬”可能指的是绿色的竹叶或竹编物品,这里借指竹子,而“倩蛮婆”则是请来了一位当地的妇女,可能是在帮助处理这些竹子或竹制品。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地方特色,还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台湾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之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韵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村居书喜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冬夜读史有感
短檠膏涸夜将残,感事怀人兴未阑。
酌酒浅深须自度,围棋成败有傍观。
断粞作饭终年饱,大布裁袍称意宽。
世上闲愁千万斛,不教一点上眉端。
晚归蓝田酬王维给事赠别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
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引水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酤水奴仆悲,鱼复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乾。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