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谛听(dì tīng)的意思:谛听指的是非常认真地倾听,专心致志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方便(fāng biàn)的意思:便利,容易操作或使用的状态或条件。
服饰(fú shì)的意思:指人的穿着、打扮整洁得体,符合社会礼仪和场合要求。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戒持(jiè chí)的意思:戒持指的是警惕并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贪心、不妄动。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善思(shàn sī)的意思:善于思考、思维敏捷
思念(sī niàn)的意思:思念是指对远离或分别的人或事物产生的思念和想念之情。
王者(wáng zhě)的意思:指统治者、领袖或最强者。
炜然(wěi rán)的意思:形容光焰熊熊,光彩夺目。
因果(yīn guǒ)的意思:指因果关系,即因果报应,做错事会有相应的后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对龙眠居士所画十六大阿罗汉之一的赞颂。诗中以一种超脱世俗的视角,探讨了佛法中的重要概念——因果报应,以及修行者与世间关系的微妙平衡。
“本无戒持,何尝有破。”开篇即点明佛法的核心,强调真正的修行者并无固定的戒律束缚,因为内心的清净与觉悟才是根本,而非外在形式的遵守。这种观点体现了佛教中“法无定法”的思想,即真正的法理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内在的悟性与实践。
“方便为说,三世因果。”接着阐述了佛法的传播方式和因果律的重要性。通过方便的方法,即灵活多变的教化手段,向众生宣讲三世因果的道理。三世因果指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间的因果关系,强调一切行为都有其相应的后果,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空中得到相应的回报。
“服饰炜然,王者之妃。”这一句描绘了阿罗汉的形象,虽身着华丽的服饰,但并非世俗意义上的王妃,而是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在光芒与智慧。服饰在这里不仅是外在的装饰,更是内在精神的体现,暗示了阿罗汉不仅在修行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而且在人格魅力上也超越了凡俗。
“前跪谛听,善思念之。”最后两句描述了听众的态度,他们恭敬地跪下,全神贯注地倾听阿罗汉的教诲,并深思其中的智慧。这不仅表现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尊重,也体现了修行者与信徒之间深厚的精神联系,以及佛法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阿罗汉形象的描绘和对佛法核心概念的阐述,展现了佛教中关于因果、修行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精神追求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