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巫山词·其七》
《巫山词·其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三楚荒淫祗梦思灵均弟子微辞

山神湘君似,好色都于讽谏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讽谏(fěng jiàn)的意思:用尖刻的语言或行动来批评、责备他人的过错或错误。

好色(hào sè)的意思:形容人贪恋美色,好色情。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梦思(mèng sī)的意思:梦想、思念

三楚(sān chǔ)的意思:指愁苦、痛楚、辛酸,形容心情忧愁或痛苦不堪。

山神(shān shén)的意思:指山中的神灵,也泛指山中的精灵或神秘力量。

神女(shén nǚ)的意思:指非常聪明、智慧出众的女子。

微辞(wēi cí)的意思:微小的言辞或小事,却能引起大的后果。

巫山(wū shān)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湘君(xiāng jūn)的意思:指女子美丽动人,温柔贤良。

巫山神女(wū shān shén nǚ)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令人倾倒。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巫山词(其七)》。屈大均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深沉情感见长,此诗则借用了巫山神女与湘君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古代诗人屈原的追思与敬仰。

“三楚荒淫祗梦思”,开篇即以“三楚”之地的荒淫景象,暗喻历史上的腐败与堕落,而“祗梦思”则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引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怀念。

“灵均弟子善微辞”,“灵均”是屈原的别称,“弟子”在此处泛指后世文人,而“善微辞”则赞扬了屈原在文学创作中善于运用含蓄、隐晦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暗示了屈大均自己在文学上的追求与努力。

“巫山神女湘君似,好色都于讽谏宜。”这里将巫山神女与湘君的形象与屈原的品格相联系,通过“好色”这一词,既是对屈原作品中对美与道德的探讨的肯定,也是对屈原以美色为媒介,通过讽刺与劝谏来表达政治观点的赞赏。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代社会中某些人只关注表面现象,忽视深层道德与智慧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屈大均对屈原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意识。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天冠山题咏二十二首·其四长廊岩

脩岩如长廊,下有流泉注。

山中古仙人,步月自来去。

(0)

送胡适斋先生教授瑞州

大冶平生铸金手,干莫鼎彝随质就。

萧骚霜鬓海陵风,两眼眵昏数科斗。

陋邦文采狸豹变,潮永他年说韩柳。

天官铨材定铢寸,还我耆儒善江右。

高安道院士素淳,近来与化移易否?

安定传家教条在,培植嘉生待薪槱。

莫言冷官只文字,钱谷簿书更纷纠。

几何出入漫不省,诡对未宜师户牖。

韦编一束当韦佩,大耐规模当大受。

此日沙头一杯酒,先生东下仆南首。

坐看安定门人多,四海同风轶嘉祐。

(0)

春日效宫体

雨洗芳尘绝点埃,桃花零落海棠开。

沈香亭小围红树,太液池清映绿苔。

夜月也曾悬汉殿,朝云何只在阳台。

六宫帘捲东风软,一派仙音翠辇来。

(0)

归去来图

渊明豪气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

归来荒径手自锄,草中恐生刘寄奴。

中年欲与夷皓俱,晚节乐地归唐虞。

平生磊磊一物无,停云怀人早所图,有酒今与庞通沽。

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抚卷声呜呜!

(0)

玉簪

堂阴秋气集,幽花独清新。

临风玉一簪,含情待何人。

含情不自展,未展情更真。

徘徊明月光,泛泛如相亲。

因之欲有托,风鬟渺冰轮。

(0)

张村杏花

昨日樱桃绛蜡痕,今朝红袖已迎门。

只应芳树知人意,留著残妆伴酒尊。

浓李尚须羞粉艳,寒梅空自怨黄昏。

诗家元白无今古,从此张村即赵村。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