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荆 门 勉 怀 寄 道 林 寺 诸 友 唐 /齐 己 荣 枯 得 失 理 昭 然 ,谁 学 离 骚 更 问 天 。生 下 便 知 真 梦 幻 ,老 来 何 必 叹 流 年 。清 风 不 变 诗 应 在 ,明 月 无 踪 道 可 传 。珍 重 匡 庐 沃 洲 主 ,拂 衣 抛 却 好 林 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变(bù biàn)的意思:保持不变,不发生变化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拂衣(fú yī)的意思:拂衣是指轻轻挥动衣袖,形容离去或离开的意思。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可传(kě chuán)的意思:可以传递、传达。
匡庐(kuāng lú)的意思:指修补破旧的房屋,比喻修理、整顿或改进事物。
老来(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了以后。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林泉(lín quán)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泉水,比喻清幽幽静的环境。
流年(liú nián)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抛却(pāo què)的意思:抛弃、放弃
清风(qīng fēng)的意思:指清新、舒适的风。比喻清新的气息或环境。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失理(shī lǐ)的意思:不合理;不公正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沃洲(wò zhōu)的意思: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无踪(wú zōng)的意思:没有踪迹,无处可寻
昭然(zhāo rán)的意思:明显、显而易见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 注释
- 荣枯:兴盛与衰败。
得失:获得与失去。
理昭然:道理很明显。
敩:学习,效仿。
离骚:屈原的作品,常用来代指屈原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问天:向天发问,表达不满或寻求答案。
生下:出生。
真梦幻:真实的梦境,比喻人生虚幻。
老来:年老时。
叹流年:感叹岁月的流逝。
清风:清新的风,比喻高洁的品格或永恒的精神。
不变:永恒不变。
诗应:诗歌应当。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美好或理想。
无踪:没有痕迹,不可捉摸。
道可传:道理或道路可以传授下去。
珍重:尊重,重视。
匡庐:庐山,这里代指隐居之地。
沃洲:地名,也指隐逸之处。
主:主人,这里可能指隐士。
拂衣:挥动衣袖,表示洒脱不羁。
抛却:舍弃。
好林泉:美丽的山林泉水,代表隐居生活的美好环境。
- 翻译
- 兴盛衰败得失之理显而易见,谁还会效仿屈原去问天。
出生时便知晓人生如梦,年老时何必感叹时光流逝。
清风永恒诗词应被铭记,明月虽无形道路却可传承。
敬重那庐山与沃洲的主人,挥衣告别那美妙的山水田园。
- 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梦幻以及自然美好的哲理思考。开篇“荣枯得失理昭然,谁敩离骚更问天”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荣枯指代兴衰变化,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现象来反思生命的真实与梦幻的虚妄。接下来的“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则深化了这种思考,表明自小便已洞察到世间万物如梦,如同老子所言“人生若梦,为之奈何”,因此老去的时候,不必再为流逝的时光而感慨。
中间两句“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则转向了对自然美与文化传承的赞美。清风不变,暗指诗人内心之坚定;诗应在,表达了诗歌作为传递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明月无踪,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比喻道德或真理的深远而又难以触及;道可传,强调了文化和精神价值的传承。
末尾“珍重匡庐沃洲主,拂衣抛却好林泉”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珍重匡庐,可以理解为珍惜与朋友相聚的时光;沃洲主,或许指的是某一特定之地的领袖或主人,诗人通过这位领袖表达了对共同美好记忆的缅怀。而“拂衣抛却好林泉”则是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的表达,林泉往往象征着清净自在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哲理思考、自然美感与友情怀念的诗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雨后见酴醾
夜来一过雨,万红不留迹。
草木是寻常,奈何春失色。
园林肯忍耻,人眼看不得。
向来倾艳时,天女几夺织。
今朝有差事,泥土蒙文饰。
素花最后出,到骨是一白。
东官赏其韵,居然班十客。
著处合摇台,残垣不三尺。
故家美风味,可怜六月息。
相逢各默然,笑口不得擘。
造化则剧耳,风檐重嗟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