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残 编 宋 /李 复 残 编 断 简 事 寥 寥 ,购 辑 成 书 匪 一 朝 。韦 述 投 山 藏 旧 史 ,肩 吾 去 国 失 宫 谣 。须 知 孔 壁 遗 文 在 ,岂 逐 秦 燔 烈 焰 销 。博 学 多 闻 予 所 仰 ,喜 君 携 笈 过 衡 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博学(bó xué)的意思:指学识广博、知识丰富。
残编(cán biān)的意思:指文字残缺或文章零乱,形容写作或编纂不完整或不规范。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断简(duàn jiǎn)的意思:指事物被切断或中断,不完整或不连贯。
多闻(duō wén)的意思:指一个人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各种信息。
燔烈(fán liè)的意思:指烈火燃烧,形容事物燃烧得非常旺盛或热烈。
购辑(gòu jí)的意思:
购买收集。《旧唐书·经籍志上》:“然 河 北 江 南,未能混一,偏方购辑,卷帙未弘。”
衡茅(héng máo)的意思:衡量,比较
肩吾(jiān wú)的意思:指肩负使命,承担责任。
旧史(jiù shǐ)的意思:指陈旧、过时的历史。
孔壁(kǒng bì)的意思:指墙壁上的孔洞或缺口。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烈焰(liè yàn)的意思:指火焰旺盛、熊熊燃烧的样子,也比喻热情、激烈、强烈。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博学多闻(bó xué duō wén)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知识广泛,见多识广。
残编断简(cán biān duàn jiǎn)的意思:指文章、书籍等内容被删减、简化,使得信息不完整或不准确。
- 注释
- 残编断简:散乱的残缺书籍。
购辑:收集整理。
匪一朝:并非一日之功。
韦述:人名,可能指古代学者。
旧史:古代的历史记录。
肩吾:人名,可能也是古代学者。
宫谣:宫廷中的歌曲或传说。
孔壁遗文:孔子壁中发现的古文献。
秦燔:秦朝的大火。
销:销毁。
博学多闻:知识广博,见闻丰富。
予所仰:我所仰慕的。
衡茅:简陋的住所,代指作者自己的居所。
- 翻译
- 散乱的残篇和破碎的书籍,内容稀少,收集整理成书并非一日之功。
韦述把旧史藏于深山,肩吾离开国家失去了宫廷歌谣。
要知道孔子壁中留下的古籍还在,怎能被秦朝的大火销毁殆尽。
我仰慕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闻,高兴你带着书籍来访这简陋的住所。
-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复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保存历史文献的重视和珍惜,以及对博学之士的赞赏。开篇“残编断简事寥寥,购辑成书匪一朝”描绘了一幅搜集残缺文字、整理成册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对于传承历史文化的不懈努力。
接下来的“韦述投山藏旧史,肩吾去国失宫谣”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王朝兴衰更迭中所蕴含的无限感慨。这里的“韦述”指的是西汉末年的学者蔡邕,他曾将古书藏于山中以避战乱,体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须知孔壁遗文在,岂逐秦燔烈焰销”这两句则是对历史教训的一种反思。孔子墙上遗留的文字,象征着先贤智慧与教诲,而“岂逐秦燔烈焰销”则提醒人们不要重蹈秦始皇焚书坑儒之辙,忽视知识文化的价值。
最后,“博学多闻予所仰,喜君携笈过衡茅”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博学多识、广泛涉猎的人士的敬仰之情。这里的“喜君携笈过衡茅”则是对某位学者携带书籍,穿越艰险地形以传播知识的一种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以及对于博学多闻者的赞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与其保守文化、尊重学者的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