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锦歌(jǐn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美妙动人。
开水(kāi shuǐ)的意思:指烧开的水,也用来比喻事情已经做好或已经准备好。
攀桂(pān guì)的意思:攀附名贵的事物,比喻追求名誉和地位。
青帝(qīng dì)的意思:指年轻的君主或者年轻而有才能的人。
水府(shuǐ fǔ)的意思:指水中的神仙或水神的居所。
踏花(tà huā)的意思:指踩着花朵行走,形容人心地善良,不愿伤害任何生物。
先见(xiān jiàn)的意思:预见未来,具有预知能力。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霄客(xiāo kè)的意思:指在天空中飞行的人,比喻志向远大、胸怀广阔的人。
一布(yī bù)的意思:一布是指一块布料,比喻言辞直接、简单明了,没有修饰和掩饰。
玉蟾(yù chán)的意思:指人的两只手,也比喻夫妻之间的相互依恋。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织锦(zhī jǐn)的意思:指精心编织的锦绣图案,比喻文章或作品精美绝伦。
支机(zhī jī)的意思:指援助、支持的工具或手段。
- 翻译
- 织出的锦绣画卷缓缓落下山色中,无需向西方寻找织机询问。
还未打开深海的宝库,珍珠已先显现,无需挖掘丰城剑就自行发光。
巨鳌追逐着月亮攀上桂花树,骏马跟随春神踏着花香归来。
相遇的人一半是天上的仙客,应当会嘲笑我这个以歌为生的布衣之士。
- 注释
- 织锦:精美的丝织品。
翠微:青翠的山色。
支机:古代传说中的织女所使用的织机。
水府:神话中的海底宫殿。
珠:珍珠。
丰城剑:传说中的宝剑。
玉蟾:明亮的月亮。
桂:月宫中的桂树。
青帝:春天的神祇。
踏花归:踏着花香归来。
云霄客:天上的仙人。
歌牛:以歌为生的职业。
布衣:平民百姓。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织锦》,创作于唐末宋初,由诗人谭用之所著。诗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下面是对其内容与艺术手法的一些鉴赏。
首句“织锦歌成下翠微”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图画,其中“织锦”指的是精心制作的锦缎,“歌成”意味着作品已经完成,“下翠微”则是对完成后的锦缎如同天上的翠云一般的美丽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手工艺品的赞赏。
紧接着“岂劳西去问支机”表达了诗人不需要亲自前往远方询问织造技巧,因为这些技术已经在本地传承下来。这里的“岂劳”表示不需要,“西去”则是指向西方的旅行,而“问支机”则暗示了对织造技术的探索。
第三句“未开水府珠先见,不掘丰城剑自辉”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美丽。其中,“未开水府珠先见”形象地表达了珍珠在尚未开发的水域中已经存在,而“不掘丰城剑自辉”则是说没有挖掘古墓,宝剑就显露出光芒,这两句都是强调事物的自然美与价值。
接下来的“鳌逐玉蟾攀桂上,马随青帝踏花归”展现了仙境般的情景。这里,“鳌逐玉蟾攀桂上”意指海中巨兽追寻月亮中的兔子到桂树之上,这是对仙界生活的一种描绘;而“马随青帝踏花归”则是说天上的神马随着青衣的神灵在花瓣中来回,都是对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渴望。
最后两句“相逢半是云霄客,应笑歌牛一布衣”,诗人通过与仙客的偶遇,以及穿上简单布衣的歌唱中的快乐,表达了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这里,“相逢半是云霄客”意味着在天界中与仙客相遇,而“应笑歌牛一布衣”则是一种超脱物质束缚、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锦缎织造技艺的赞美,到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途中赋落梅
一段幽奇破腊忙,只将迟暮了年光。
从教篱落飘零尽,也胜房栊半面妆。
十九日初程至青阳赵令尹遣妓出迎自至池不赴乐饮至此望见令却之
飘泊寒城两岁年,巧妆那记紫微篇。
毛嫱不用惊飞鸟,买药韩休更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