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知己赴濮州》
《送知己赴濮州》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中路行僧谒,邮亭海涛

剑摇林狖落,旗闪岳禽高。

长空州狱,花开梦省曹。

濮阳政化一半风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īzhōu
táng / dòng

zhōngxíngsēngyóutínghuàhǎitāo

jiànyáolínyòuluòshǎnyuèqíngāo

táichángkōngzhōuhuākāimèngshěngcáo

yángliúzhènghuàbànfēngsā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空(chá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辽阔广袤,没有边际的样子。

风骚(fēng sāo)的意思:指某人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的优雅、风度翩翩的气质和风采。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林狖(lín yòu)的意思:形容人多而杂乱。

濮阳(pú y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一半(yī bàn)的意思:指数量或程度的一半

邮亭(yóu tíng)的意思:邮亭是指古代供人寄送信件的小亭子,现在常用来形容传递消息、传递信息的场所。

政化(zhèng huà)的意思:将政治因素引入某个领域,使其受到政治影响。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翻译
在半路上,一位僧人去拜访,他们在邮亭中谈论着海上的波涛。
剑光闪烁,连林中的猕猴都受惊落下,旗帜飘动,高飞的山鸟也被吸引。
青苔覆盖的空寂州府监狱,梦境中省署的花儿盛开。
濮阳这个地方,流传着良好的政治教化,一半是因为它的风土人情和文学艺术。
注释
僧:僧人。
邮亭:古代传递公文或邮件的场所。
海涛:大海的波浪。
剑摇:剑光摇曳。
狖:猕猴。
旗闪:旗帜闪烁。
岳禽:山中的飞鸟。
苔长:青苔覆盖。
空州狱:荒废的州府监狱。
梦省曹:梦境中的官署。
濮阳:地名,古代诸侯国。
流政化:流传的政治教化。
风骚:指文学艺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僧与邮亭中人谈论海涛之景的画面,通过剑、林狖和旗、岳禽等意象展现了动荡的自然景观。诗中的“苔长空州狱”、“花开梦省曹”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隔绝尘世的境界。而最后,“濮阳流政化,一半布风骚”则可能暗示着某种政治或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从艺术构成上看,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将僧人的超然物外与世间的动荡变化形成鲜明对照,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个意象都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构成一个既宏大又深邃的诗歌世界。

鉴赏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通过这种富有层次的情感与思考,诗人不仅送别知己,更是表达了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展望和寄托。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东山

独孤刺史提千骑,飞盖驩游向此中。

高岸如今已成谷,还如岘首忆羊公。

(0)

九疑山图

苍梧南岸碧嵯峨,直上云衢不甚多。

天使九峰迷万世,可怜虞舜不悲歌。

(0)

张乐洞庭

闻昔轩辕帝,时巡临洞庭。

咸池备广乐,南极燀威灵。

至乐均夷夏,希声入窈冥。

江湖乱鱼鸟,宇宙激雷霆。

会有冯夷舞,还令楚客醒。

遗音不可学,逝近向东溟。

(0)

闻韩范移军泾原兼督关中四路

泾原非远略,韩范各名卿。

地尽三秦国,身当万里城。

指麾沙漠静,谈笑铁山轻。

报国心如日,忧民病若酲。

终军材冠世,汲黯直知名。

风雪随车骑,鹰鹯起旆旌。

年年战频衄,事事泪堪横。

会刷苍生耻,重看铸剑耕。

(0)

依韵谢某送行诗

天涯毕昴隔烟尘,风雪梁山忆侍亲。

行记简书聊接淅,去怀印绶正逢春。

评依月旦情增恋,诗感兰陔意重陈。

先向沙堤侯归骑,却瞻霖雨作伊晨。

(0)

金山寺

水面尘土少,山头炎景微。

蛟龙能护法,鱼鸟各忘机。

空寂见佛事,幽閒滞客归。

蓬莱似咫尺,拟纵海帆飞。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