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守在节日中宴饮的情景,以及对古代风范的怀念。"太守供调笑",展现了宴会的欢乐氛围,太守与宾客们共享欢愉,但这种欢愉背后却隐藏着对古代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所悲在古昔",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岁月的追忆和感慨。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敬亭与响山,同醉不同室",敬亭山和响山虽同处一地,却各自独立,如同宴会中的宾客,虽然共享欢宴,但内心的感受却各不相同。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敬亭山和响山分别代表了诗人内心的两个世界,一个可能充满了回忆和向往,另一个则是现实的宴会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风雅生活的怀念,以及在现代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感。在节日的欢庆中,诗人的心灵却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徘徊,寻找着那份超越物质的纯粹快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姝媚.七月廿五日,与树园、橘公饮半帆酒榭,追话旧游,黯然题壁
疏灯扶梦上。乱风花如潮,暝愁潜长。
燕户莺帘,间未霜行柳,对门斜向。
倦迹闲云,歌韵歌、孤飞还傍。
印粉阑干,犹是当时,分无新赏。人事垆边凄怆。
渐夜蝶黏窗,暗萤飘巷。
便似离鸿,又几年秋到,悄然吟望。
万感尊前,轻换了、风流疏放。
付与寒蛩分诉,清欢自强。
花发沁园春.小春见梅
薄暖轻寒,去春还远,绮窗又见春色。
纤红吐秀,小碧衔妍,略约去年风格。年时记得。
花落后、时时相忆。
恰开也、又说花枝,撩人春恨如织。问讯瑶台咫尺。
算何郎韶颜,一见还识。
帘深贮艳,槛曲移香,何处好春消息。花前小立。
应胜似、无端寻觅。
便三点、两点春光,此时多少怜惜。
念奴娇.蝶影
纨衣试暖,乍圆印苔钱,旋添花晕。
药径日高风力软,细逐落花低陨。
微掩香须,别裁黄袂,金粉应初褪。
雕阑重叠,玉阶未遣全认。
小院午睡方醒,扇罗乍觑,似扑芳魂损。
侧转忽如秋叶舞,又向碧纱窗隐。
垂柳参差,红芽掩映,梦也无凭准。
殢人凭槛,凝眸无那娇困。
八月梨花
夕吹喧风叶,初暾炫露条。
涂阴新紫荐,大谷早英飘。
留蝶寻香薄,迟莺忆梦遥。
迎凉催晓色,倚雪抗清霄。
恨讵青春谢,姿矜白日昭。
洁纨悲汉扇,瑶馆驻秦箫。
抱影空含碧,凝魂映泬寥。
云痕将桂粟,湘怨亘兰苗。
修月飞琼柹,凌空舞素潮。
西乌歌正急,南树梦犹妖。
瀚海寒偏耐,哀家韵未饶。
一桐虚井砌,片叶点诗瓢。
衔去元禽远,归来白雁邀。
馀芳回羯鼓,幽约后星桥。
江介芦花冷,扬州玉蕊凋。
函情摇落日,芳信在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