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名庵畔水帘谷,万仞苍崖漱寒玉。
《净名院·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净名庵周边环境的清幽与静谧。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净名庵畔的水帘谷、万仞苍崖、寒玉般的水流以及随风轻垂的布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自然界的鸟鸣,仿佛在悠扬的曲调中,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和谐。
“净名庵畔水帘谷,万仞苍崖漱寒玉。” 开篇即以“净名庵”为背景,点明地点,随后通过“水帘谷”、“万仞苍崖”、“寒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这里的“寒玉”不仅指代清澈的流水,也暗喻着净名庵所蕴含的超凡脱俗之气。
“布衣如帘窣地垂,更有莺声如度曲。” 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庵内或庵旁的景象。布衣如帘,既形象地展现了庵内或庵旁的装饰风格,又暗示了庵内的宁静与朴素。而“更有莺声如度曲”,则以莺啼之声,赋予了画面以动态和活力,仿佛这声音正引领着读者在静谧的环境中漫步,感受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净名庵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宁静,也传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犍为道中
久客厌岐路,出门吟且悲。
平生未到处,落日独行时。
芳草不长绿,故人无重期。
那堪更南渡,乡国已天涯。
题尉迟将军新庙
周室既板荡,贼臣立婴儿。
将军独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无援,高节终可悲。
家国共沦亡,精魂空在斯。
沈沈积冤气,寂寂无人知。
良牧怀深仁,与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轩车每逶迤。
我来荐蘋蘩,感叹兴此词。
晨光上阶闼,杀气翻旌旗。
明明幽冥理,至诚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庆方自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