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装(báo zhuāng)的意思:指穿着单薄、不足以御寒的衣物。
春服(chūn fú)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物品或事物的更新换代。
斗鸡(dòu jī)的意思:指两只鸡相互斗,比喻争斗、竞争。
杜陵(dù líng)的意思:指人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对策(duì cè)的意思:对策是指针对某种情况或问题制定的应对方法或策略。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林苑(lín yuàn)的意思:指花草树木繁茂的园林,比喻富饶美好的境地。
鲁儒(lǔ rú)的意思:指鲁国的儒家学者,也用来形容学识渊博的人。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皤然(pó rán)的意思:形容白色光亮,也指光洁明亮。
轻暖(qīng nuǎn)的意思:轻盈温暖,形容柔和舒适的感觉。
上林(shàng lín)的意思:指皇家园林,也用来形容花木繁盛、景色优美的地方。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食天(shí tiān)的意思:指贪图享受、奢侈,不知节制。
戏马(xì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被人任意摆弄、戏弄,失去自主权。
上林苑(shàng lín yuàn)的意思:指帝王的园林、游乐场所,也用来比喻欢乐、富足的生活。
- 注释
- 游宴:游玩和宴饮。
不知厌:不知道满足或疲倦。
杜陵:地名,这里代指长安,唐代诗人多用以指代都城。
狂少年:行为放荡不羁的年轻人。
花时:花开的时节,春天。
轻暖酒:在温暖的天气里轻酌暖酒。
春服:春季穿的衣物。
薄装绵:穿着轻薄的棉衣。
戏马:骑马嬉戏。
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这里泛指游乐之地。
斗鸡: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让两只鸡相斗。
寒食天:寒食节期间,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鲁儒:鲁地的儒生,鲁通常指代文化、儒家学问。
甘被笑:愿意接受别人的嘲笑。
对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应试者对朝廷策问的问题书面作答。
鬓皤然:鬓发斑白的样子,形容年老。
- 翻译
- 游玩宴乐不知疲倦,那是杜陵城里狂放不羁的少年。
花开时节微暖中饮酒,春日里穿着轻薄的衣衫。
在上林苑中骑马嬉戏,寒食节里斗鸡为乐。
鲁地儒生甘愿被嘲笑,白发苍苍仍对策考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欢快的宴会场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热闹非凡的氛围。"游宴不知厌"表明宴会进行得非常愉悦,参与者沉浸在其中,乐而忘返。这四个字已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充满欢声笑语的画面。
接着的"杜陵狂少年"则描绘了诗人自己,或许是对自己年轻时的记忆的一种回味。"杜陵"为唐代诗人杜甫的别称,而这里使用这个名字,则增添了一份豪放不羁的气质,展现出一种不受拘束、追求自由和享乐的心态。
"花时轻暖酒,春服薄装绵"这一句,则是对季节环境的一种描写。春天万物复苏,花开得正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而这份温暖也让人感到舒适,从而更能享受宴会中的美酒。同时,服饰轻薄也是对春日气候的一种描绘。
"戏马上林苑,斗鸡寒食天"则进一步展开了宴会的景象,人们在林间草地上嬉戏,甚至让马儿也参与其中,而斗鸡的活动则是在寒冷的早晨进行,这些都是当时贵族或富豪生活中常见的娱乐活动。
最后两句"鲁儒甘被笑,对策鬓皤然"则是对宴会上学者与士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描绘。他们在宴席间互相讨论,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态。"鲁儒"指的是孔子的弟子和儒家学派,而这里提及,则可能是在强调当时文化教育的氛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盛唐时期的一种豪放与享乐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融嘉禾歌
新来盛事喧南北,争道玉融调玉烛。
乍可优昙现出花,未见嘉禾长似竹。
一茎五穗各垂头,千人万人齐拭目。
元戎如佛令尹贤,清朝有道吾君福。
来处况是太平乡,此事须传瑞应录。
便当图本上九天,看取三登上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