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暖雁将北,日迟人渐南。
《宿梅下》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梅 下 宋 /李 曾 伯 春 事 已 十 一 ,梅 花 才 两 三 。青 烟 回 野 烧 ,翠 霭 护 晴 岚 。风 暖 雁 将 北 ,日 迟 人 渐 南 。病 余 宜 缓 辔 ,勿 用 客 程 贪 。
- 注释
- 春事:春天的景象。
已:已经。
十一:十分之一。
梅:梅花。
两三:少数。
青烟:青色的炊烟。
野烧:野外的野火。
翠霭:翠绿色的雾气。
晴岚:晴朗的山岚。
风暖:温暖的风。
雁:大雁。
将北:即将向北飞。
日迟:太阳下落较晚。
病馀:病后。
宜:适宜。
缓辔:放慢车速。
勿:不要。
客程:旅途。
- 翻译
- 春天已经过去十分之一,梅花才刚刚绽放两三枝。
青烟袅袅,原野上的野火燃烧后渐渐消散,翠绿的雾气环绕着晴朗的山岚。
随着温暖的风,大雁开始向北迁徙,阳光渐渐西斜,人们也慢慢向南移动。
病后身体虚弱,应该放慢车马,不要急着赶路,旅途中的疲惫要适当休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初夏的田园风光图。开篇“春事已十一,梅花才两三”表明春天的景象已经很丰富了,但梅花却尚未盛开,只有寥寥几朵,这种写法颇显独特,通常诗人喜欢描绘梅花盛开的情景,而这里则捕捉到了梅花初放的瞬间美。
“青烟回野烧,翠霭护晴岚”一句中,“青烟”指的是田野里燃烧杂草所产生的烟雾,这些烟雾在春风中飘散开来,与远处山岭上的绿色云气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风暖雁将北,日迟人渐南”两句则描写了季节更替的迹象。随着春风转暖,大雁开始向北飞去寻找繁殖之地,而人们在享受日光的同时,也逐渐向南方移动,或许是为了避暑,或许是因为其他生活的需求。
最后,“病馀宜缓辔,勿用客程贪”则是诗人对读者的劝诫。在身体不适或心情烦躁时,不应急于赶路,而应该放慢脚步,享受旅途中的风景,不必急功近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对于生活节奏的审慎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驾高郡丞摄番禺
葭管动飞灰,梅花处处开。
寒轻沧海上,春自一阳回。
霁色明雄郡,欢声满越台。
双凫仙令地,五马使君来。
莅政垂三绶,兼人备四才。
剖符虽叠叠,游刃更恢恢。
好尚从宽猛,风云待化裁。
看公经纬略,计日列三台。
秋日西郊宴集同岑梵则张穆之陈乔生王说作高望公庞祖如梁药亭梁颙若屈泰士屈翁山时翁山归自塞上
黍苗无际雁高飞,对酒心知此日稀。
珠海寺边游子合,玉门关外故人归。
半生岁月看流水,百战山河见落晖。
欲洒新亭数行泪,南朝风景已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