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寓兴十首·其九》
《寓兴十首·其九》全文
宋 / 张至龙   形式: 五言绝句

夏月灌鞠根,见花在秋日

先时不施工,临花已何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施(bù shī)的意思:不施意味着不施加、不使用、不施展等。它强调不采取行动或措施,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解决问题。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施工(shī gōng)的意思:进行建筑或工程的施工作业。

夏月(xià yuè)的意思:夏天的月份,指炎热的夏季。

先时(xiān shí)的意思:过去的时间;以前的时候

翻译
夏日里灌溉着菊花的根部
到了秋天才能看到花朵盛开
注释
夏月:夏天。
灌:灌溉。
鞠根:菊花的根。
见花:看到花朵。
在秋日:在秋天。
先时:事先。
不施工:没有及时种植。
临花:面对花朵盛开。
已何及:已经来不及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农耕图景,通过对比春夏与秋季的景象,表达了时间易逝、机遇难得的哲理。诗人张至龙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将生活中的普通场景提升到了更为抽象和深远的层面。

"夏月灌鞠根,见花在秋日。" 这两句通过对比春夏之交与秋天的不同景象,勾勒出时间流转的主题。夏季是生长的时节,灌溉的是瓜果蔬菜,而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时候。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更隐含着人生的哲理。

"先时不施工,临花已何及。" 这两句则是对上述景象的感慨和反思。在春夏之交本应勤于耕作,但现在到了秋天,当初未能积极行动,现在面对已经开放的花朵,又如何追悔莫及。这既可理解为农事上的懊恤,也可以引申为人生规划与时间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和时光宝贵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至龙
朝代:宋

张至龙,字季灵,号雪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与朱继芳同岁(《登东山怀朱静佳》“借箸数同庚”),生平嗜诗,未赴试。年五十左右时,由其友陈起从积稿中选十之一为摘稿。理宗宝祐三年(一二五五),因其子耕老请学诗,又由陈起从摘稿中拈律绝各数首以授,名为《雪林删馀》。今存《雪林删馀》一卷。事见本集自序、《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四二。 张至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参校清颜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为胡夔文题戴鹰阿山水画册十二首·其十

蹑天高路自逶迤,吹尽残梅雪满枝。

下有培塿上松柏,一身来去独迟迟。

(0)

无题二首·其一

征雁初闻废织梭,支颐机杼恨偏多。

溪头返影留斜日,湖上行舟荡芰荷。

(0)

不如归去

岷峨路远万重云,锦水繁华一聚尘。

帝子但知归去好,故家城阙已他人。

(0)

点绛唇·其三

春晓轻雷,采蘋洲上清明雨。乱云遮树。

暗澹江村路。今夜归舟,绿润红香处。遥山暮。

画楼何许。唤取潮回去。

(0)

奉送李叔易博士被召赴行在所

君尝手校舆地图,上下千载铅黄朱。

斯人魁磊岂假此,愿见尅复东西都。

胸中远略指诸掌,表里拄腹撑肠书。

深知祸起取幽蓟,颇觉气王吞青徐。

眼看僭伪忽亡灭,逆党未足劳诛锄。

万方助顺事可卜,火运要是穹苍扶。

兴衰拨乱戴真主,会扫氛祲开云衢。

于今荆淮付诸将,控带川陜襟江湖。

傥能倒用进筑法,更许世袭宏规模。

两河境土不难办,狡寇胆落游魂孤。

古今徒闻作戎首,中国礼义终如初。

公家自有中兴相,雅意泰阶光六符。

难兄难弟实间出,直欲并驾仍齐驱。

承明入谒一见决,三迁故事登元枢。

整顿乾坤赖公等,我病只合山林居。

残年正尔甚易与,不过二顷邻一区。

平生故人半廊庙,老僧何患无门徒。

与君痛饮遽成别,努力强饭供时须。

男儿富贵亦细事,否泰相反分贤愚。

酒酣起舞莫作恶,行矣自爱千金躯。

本朝再造旧基业,速拯涂炭疲氓苏。

勿令毫发有遗恨,文章尔雅华国犹其馀。

(0)

奉同黄檗慧公秀峰昌公丁巳上元日访鼓山圭公游临沧亭为赋十四韵

孤云乘天风,飞入海上山。

松声发鼓吹,导我登层峦。

平生烟霞想,政在岩壑间。

及兹百事懒,作意三日闲。

聊将烧灯夜,付与儿辈看。

来陪老禅伯,杖履同跻攀。

曲折几藓磴,竹引春斓斑。

窦口咽细泉,崖腹鸣飞澜。

足疲眼界远,语乐心地安。

倒景射西崦,晃荡云海宽。

十年戎马后,集此兰若难。

未必支许游,能尽宾主欢。

暝色到峰顶,月光散林端。

摩挲忘归石,告以幽遐观。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