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茅(bá máo)的意思:拔掉茅草。比喻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比兴(bǐ xīng)的意思:比喻;比方。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大比(dà bǐ)的意思:形容事物相差悬殊,差距极大。
凤鸣(fèng míng)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才得到发现和赞扬。
蒙叟(méng sǒu)的意思:指年老而智慧深沉的人。
名场(míng chǎng)的意思:指名声显赫的地方或场所。
鸠拙(jiū zhuō)的意思:指人愚笨无能,做事拙劣无能。
山居(shān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兴贤(xīng xián)的意思:提拔贤能,使其发展充分。
- 鉴赏
这首诗以“拙于酬世拟不赴省试”为题,出自清代诗人周馨桂之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与个人追求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首联“大比兴贤日,群英筮拔茅”,开篇即以“大比”(古代科举考试)为背景,将众多才俊比作“拔茅”,形象地描绘出人才辈出的盛况,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才能的谦逊自省。
颔联“凤鸣方翙羽,鸠拙且安巢”,通过“凤鸣”与“鸠拙”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才华与现实之间的反差。“翙羽”形容凤凰展翅飞翔,象征才华横溢;而“鸠拙”则以拙鸟自喻,表达自己在才华展现上的不足。同时,“安巢”也暗示了诗人选择隐退或不积极参与社会竞争的心态。
颈联“天意问蒙叟,山居玩遁爻”,借用了《周易》中的概念,以“蒙叟”(《周易》中的角色,象征智慧与隐逸)和“遁爻”(《周易》中的卦象,表示隐退或逃避),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与个人选择的深思。这里不仅体现了对传统哲学思想的借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尾联“名场频战北,不敢复贻嘲”,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考场的竞争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可能遭受嘲笑的担忧。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自我审视,也是对社会评价体系的一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刻的象征,展现了诗人面对社会与个人追求之间矛盾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