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伏情偏剧,风餐岁更贫。
因思游北固,曾作钓鲈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潢水上垂钓的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意境。诗人以“偶结西河叟”开篇,巧妙地将自己比作偶然结识的西河老翁,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接着,“朝朝驻水滨”点明了其日常生活的状态——每日都来到水边垂钓,生活简单而宁静。
“谁知麋鹿性,还与白鸥亲”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共处的亲密关系,仿佛他与麋鹿、白鸥一样,有着相同的自由与野性,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草伏情偏剧,风餐岁更贫”描绘了垂钓时的环境与心境。草丛中隐藏着的生物情感复杂,而风餐露宿的生活则显得更加贫困,但这并未影响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满足感。这里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因思游北固,曾作钓鲈人”一句,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往事,或许是在北固山下也曾有过类似的垂钓经历,但无论过去如何,现在的他依然乐于在此地垂钓,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赤城今屏翰,濒湿浙右同。
不有仙人居,梅溽难从容。
洪仙下瀛洲,一笑除蒿蓬。
创阁俯江海,重檐焕云空。
排衙碧嶙峋,烟霞透玲珑。
遥岑与绝壁,但觉开青红。
爱之榜佳名,坐见群山工。
万叠烘晓日,六幕泛景风。
时时与宾僚,醉酌黄金钟。
请凭十二栏,更赋烟雨中。
永怀凝神公,履正群仙誇。
流目厌尘土,轩冕卑泥沙。
羽盖承倒景,飙轮泛晨霞。
前旌络霄队,驻节王母家。
真童发清谣,云表翔哀笳。
楼居映朝日,服采明珠华。
万春等朝菌,欢事讵可涯。
瑶席未终宴,零落蟠桃花。
想同董奉君,更寻上汉槎。
先生有号复有官,不畏隆暑兼冬寒。
归来山中侣松桧,无愧太上翔云冠。
我比同庵有馀乐,云山百好无一恶。
喜君宏度如容波,愧我大匏真濩落。
乃今漂流如无何,进退未果徒镌磨。
梦魂游扬欲舞蝶,归意浩荡遄飞梭。
得归冲啬虽当侵伐后,一醉尚可同咏归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