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缔造(dì zào)的意思:创造、建立
东学(dōng xué)的意思:指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努力向前。
海内(hǎi nèi)的意思:指整个海内外,泛指天下、世界。
后路(hòu lù)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出现了难以解决的困境,没有退路或挽回的余地。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林立(lín lì)的意思:指许多事物密集地分布、聚集在一起
儒林(rú lín)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人才聚集的地方,也泛指学术界或文化圈。
师表(shī biǎo)的意思:指以老师为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斯世(sī shì)的意思:指现世、此世间。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校文(xiào wén)的意思:指校正文稿或校对文章。
学校(xué xiào)的意思:学校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场所。
亚东(yà dōng)的意思:亚东指的是东南亚地区,特指指东南亚地区的国家。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舟车(zhōu chē)的意思:指旅途中所需要的船和车,泛指出行的交通工具。
- 鉴赏
此挽联以沉痛之情感,悼念张百熙先生,其文笔深沉,寓意深远。上联“复亚东学校文明,后路苍茫,谁与儒林立师表”中,“复亚东学校文明”赞颂张百熙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使东方学校文明得以复兴。“后路苍茫”则描绘出当时社会环境的复杂与不确定,暗含对张百熙在如此环境下仍能坚守教育事业的敬佩。“谁与儒林立师表”则表达了对张百熙作为教育领袖地位的肯定,以及对其在儒林中树立典范作用的赞誉。
下联“正海内舟车缔造,中原寂寞,不堪斯世失长城”中,“正海内舟车缔造”赞扬张百熙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功绩,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原寂寞”则再次强调了当时的艰难环境,同时也暗示了张百熙逝世后,国家失去了一位重要支柱。“不堪斯世失长城”则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张百熙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国家损失的惋惜之情,长城在这里象征着国家的守护者和坚强力量。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对比的手法,既赞美了张百熙在教育和交通领域的重要贡献,也深刻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思和对国家失去这位杰出人物的遗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鸣沙山歌
鸣沙之山何崔嵬,壁立万古无倾颓。
冲寒疾风吹不起,百夫蹙踏激荡鸣轻雷。
抛衣奋臂各成队,尻竦足撑下如坠。
初闻殷殷继咚咚,馀音似与宫商配。
或言此地肺,中空乃作响。
遮莫入柱穴,元气时下上。
一窍偶闭声隆隆,正如双耳被人蒙。
是谁好事为此剧,嘲笑不怕恼天公。
沙本不解鸣,沙鸣人所使。
游嬉值升平,感慨念厥始。
敦煌古郡几回开,鼙鼓惊天动地来。
今日沙场围绣壤,依稀琴筑费人猜。
御街行.春分前一日大雪
试开凤历从头看。又是春将半。
东风摇飏暮云黄,袅袅晴丝吹断。
艳阳天气,装寒作冷,满地银花乱。
飘来玉屑过閒幔。疑是梅花瓣。
无香有色最分明,还比花容璀璨。
年年岁岁,几番风雪,催得流光换。
沁园春.晚出金阊门,挐舟至虎邱,宿悟石轩,是夜大雪
剪剪疏风,丝丝嫩雨,做就春寒。
向吴姬垆畔,冲泥沽酒;金阊城下,带醉呼船。
短薄祠荒,真娘墓悄,几处柴门冷衅烟。
三塘路,觉今番七里,远较从前。黄昏直叩僧关。
借一榻安眠悟右轩。听塔顶金铃,琤琮击碎;
楼头玉笛,宛转吹残。
搅乱乡心,惊回旅梦,晓起推窗雪满山。
凭高望,似梅花万点,开遍层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