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邮筒:比喻或象征性的物件,可能指代传统习俗中用于传递礼物的载体。
献茱萸:古代习俗,在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茱萸以避邪求福。
赵侯:可能是诗中的人物,赵姓贵族或者尊称。
鹿耳巾:古代的一种头饰,形状像鹿角,可能象征隐士或高雅的装扮。
规模:指整体的风格或设计。
陶弘景:东晋道教思想家,以其对道教的贡献而知名。
- 翻译
- 邮箱无法理解献上茱萸的意义。
赵侯头戴鹿耳巾,风格源自陶弘景的设想。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风光和生活的诗句。邮筒不解献茱萸,表达的是边关的孤寂与通信的不便,邮筒里难以寄出心中的思念,只能是茱萸自生,形象地反映了边疆地区的遥远与闭塞。赵侯首带鹿耳巾,则是一种装饰或武士的打扮,表现了一种军事化的生活状态。规模出自陶弘景,陶弘景是东晋时期的人,他在《搜神记》中记载了许多奇异的事物,这里提及他可能是在说赵侯的装束有某种传奇色彩,或是模仿古人。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古代传说的瑰丽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了作者对于边疆生活特色的深刻感悟以及他那颇具浪漫色彩的历史想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方洲示役夫
田夫具畚锸,问我功何始。
我功亦汗漫,我屋当素拟。
前临有方洲,后枕须曲水。
相泥以为深,因以崇我址。
亏盈岂予心,一举成二美。
行当艺椒兰,且复树梧梓。
连村翳桑麻,接畛被穈芑。
勉旃相予成,为尔歌至喜。
程德望祠部于书室前凿池作亭秋望落成而正之内翰适至因名其亭曰登月室曰聚奎要予同赋·其二
文星近东壁,煌煌照图书。
千秋五纬聚,煜煜联明珠。
岂徒兆文运,皇步跻亨衢。
美哉君子堂,春风迓簪裾。
高会既有以,嘉名谅非虚。
君看庭下人,星斗罗襟襦。
高朗自今始,太史徵明符。
良金秋官录囚江右有发其同官不谨事者所司衔旧怨窜君名其中调东昌督马通判众知其诬而莫与辨也诗以送之
东观图书共昔年,西曹风月许联编。
论心合在青云上,抚事空嗟白璧前。
晓日鹓鸿犹尺只,春风駉駜又三千。
池鱼塞马俱休论,且读南华第一篇。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