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怀智体道人》
《怀智体道人》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栖碧思吾友,庭莺百啭时。

唯应一处住,方得不相思

云水门阃春雷树枝

平生无限事,不独白云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怀huáizhìdàorén
táng / guànxiū

yǒutíngyīngbǎizhuànshí
wéiyìngchùzhùfāngxiāng

yúnshuǐyānménkǔnchūnléizàishùzhī
píngshēngxiànshìbáiyún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啭(bǎi zhuàn)的意思: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春雷(chūn léi)的意思:指春天雷声,比喻激起人们革命斗志的事物或人。

得不(dé bù)的意思:表示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可能发生某种情况或结果。

独白(dú bái)的意思:指一个人自言自语,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门阃(mén kǔn)的意思:指门槛,也比喻学问、技艺、境界等的起始或界限。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树枝(shù zhī)的意思:形容事物根基深厚,稳固可靠。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云水(yún shuǐ)的意思:云水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友情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开篇"栖碧思吾友,庭莺百啭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怀念之情,通过鸟儿在树间鸣叫的情景,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时光的回忆。

接着"唯应一处住,方得不相思"则透露出一种对距离造成的隔阂无奈的心情。诗人似乎在表达,只有当亲近、共处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思念之苦。

"云水淹门阃,春雷在树枝"一句,则描绘了一个浓郁的自然景象。云雾弥漫至家门前,春天的雷声响彻树梢,这是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动荡的情境。

最后"平生无限事,不独白云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无尽事务和内心世界深处感悟的沉思。诗人似乎在说,生命中有无数的事情,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都不仅仅是自己一人所知,连那悠然飘渺的白云也似乎能理解这份深沉。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的诗作,通过对朋友、距离和自然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寄龙君善·其四

文章窥屈宋,仕路转堪悲。

去矣惊投杼,潸然泣染丝。

白云瞻故里,青桂喜连枝。

二酉探书罢,弹冠慰所知。

(0)

晋安馆中纪怀十首·其十

长铗歌鱼日,萧萧两鬓斑。

行云空入梦,倦鸟自知还。

汉浦怀仙佩,菱花对玉颜。

不知秋色里,几度望三山。

(0)

望江南·其十杂咏

江南好,暖意逼清明。

斗叶疏帘春寂寂,投壶小院夜铮铮。回想不胜情。

(0)

醉落魄

做秋风雨。一夜海棠开几许。粉融脂晕新妆妩。

晓梦犹迷,瞥见娇魂栩。喑喑络纬如语。

关心惹起愁千缕。莫嫌楚客情偏苦。

游子天涯,羁绪无今古。

(0)

高阳台

选石横琴,摩山人画,年年小住西泠。

三弄冰弦,三潭凉月俱清。

红桥十二无人到,削芙蓉、两朵峰青。不分明。

水佩风裳,错认湘灵。

成连海上知音少,但七条丝动,移我瑶情。

录曲阑干,问谁素手同凭。

几时共结湖边屋,待修箫、来和双声。且消停。

一段秋怀,弹与侬听。

(0)

台城路.寄外

昨宵猜著今宵雨,今宵月华翻皎。

露白虫惊,风疏雁响,是我关心偏早。为谁懊恼。

问消瘦缘由,便天难晓。

有甚方儿,可将侬病竟医好。和衣连闷睡倒。

正朦胧著枕,忽又惊觉。

池闹残荷,门喧剩叶,尚有秋声多少。难禁自笑。

怎刚怕秋来,便悲秋老。病里年光,也抛人去了。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