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前三日大雨》
《秋前三日大雨》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暑残堪喜亦堪憎,恰似沙场喋血兵。

纵有背城馀烬在,能禁几度泻檐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qiánsān
sòng / fànchéng

shǔcánkānkānzēngqiàshāchǎngdiéxuèbīng

zòngyǒubèichéngjìnzàinéngjìnxièyán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背城(bèi chéng)的意思:指放弃城池,退守到较为安全的地方。也可指放弃防守,主动出击。

檐声(yán shēng)的意思:指雨点打在屋檐上发出的声音。比喻言辞、声音等细微之处。

喋血(dié xuè)的意思:指流血事件或战斗过程中的杀戮和残暴。

恰似(qià sì)的意思:恰好像,正如同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注释
暑残:暑热将尽。
堪喜:值得欢喜。
堪憎:令人厌烦。
沙场:战场。
喋血兵:浴血奋战的士兵。
背城:背水一战。
馀烬:残留的火势。
禁:抵挡。
泻檐声:屋檐滴水声。
翻译
暑热将尽,既让人欢喜又令人厌烦,
就像战场上的士兵浴血奋战。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夏季即将过去之际的复杂感受。"暑残堪喜亦堪憎",诗人既感到暑热将消的喜悦,又因酷暑余威尚存而心生厌烦,如同战场上的士兵经历激战后的疲惫与无奈。接下来的"恰似沙场喋血兵",以战场所见的残酷画面比喻夏日炎热,形象生动。

"纵有背城馀烬在",这里的"背城馀烬"暗指夏日残火,即使还有些许余温,但已无力抵挡秋雨的到来。最后,"能禁几度泻檐声",诗人感慨这雨势之大,仿佛连屋檐也无法阻挡其倾泻,形象地描绘了大雨如注的情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暑热与秋雨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敏感和对生活细微变化的体察,展现了宋人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情感。范成大的这首《秋前三日大雨》寓情于景,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梅花集句·其二十四

上苑年年占物华,东湖同住水云家。

莫言春度芳菲尽,闲闭春风看落花。

(0)

梅花集句·其十三

醉倚东风不自持,清香谁许比荼蘼。

南枝向我浑如昨,燕未归来蝶未知。

(0)

梅花集句·其七

本是离骚国里人,更无人为作招魂。

谁家玉笛吹春怨,占断孤山水月村。

(0)

题吴兴岘山寺

雨馀山态活如云,过午钟閒寺影昏。

寂寞春风荒草里,野僧惟主一洼尊。

(0)

送观物初禅师退院后归灵隐

击残涂毒抖衣尘,便挂轻帆破浅春。

后夜冷泉池上看,白云明月是閒身。

(0)

晓起

萧城一雨夜迷迷,闻道春流已满溪。

漉秃隔墙乌桕树,晓来犹有乱鸦栖。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