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戏 呈 赵 可 父 宋 /华 岳 少 年 场 屋 擅 词 锋 ,审 谳 无 私 只 奉 公 。夜 月 兰 宫 无 宿 曜 ,秋 霜 莲 幕 有 春 风 。明 堂 难 毁 周 公 制 ,乡 校 犹 存 子 产 功 。文 德 自 来 能 服 远 ,更 烦 刘 向 为 和 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场屋(chǎng wū)的意思:指虚伪、假装的样子或行为。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词锋(cí fēng)的意思:指词语的锐利和精妙之处。
奉公(fèng gōng)的意思:奉公指忠诚地为公众利益而工作,尽职尽责地履行公务。
服远(fú yuǎn)的意思:服远指服从远方的人或事物,表示对远方的权威或力量的顺从和敬畏。
公制(gōng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做事情时公平公正,没有私心私欲。
和戎(hé róng)的意思:和平相处,不战而屈人之兵。
莲幕(lián mù)的意思:指受到高度保护或隐蔽的地方。
刘向(liú xiàng)的意思:指人心胆怯,缺乏勇气和决心。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文德(wén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乡校(xiāng xiào)的意思:指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自来(zì lái)的意思:自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如此,自然而然
子产(zǐ chǎ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出息,能够取得显著的成就。
少年场(shào nián chǎng)的意思:指年轻人之间的竞争或较量场所。
- 注释
- 少年:年轻的学子。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擅:擅长。
词锋:文章才华。
审谳:审理案件。
无私:不偏私。
奉公:遵守公道。
兰宫:宫殿的美称,比喻朝廷。
宿曜:过夜的星辰。
莲幕:指官署或朝廷,以莲花比喻清廉。
春风:比喻温暖和煦的气氛。
明堂:古代朝廷的正殿,象征公正。
周公制:周公制定的制度。
乡校:古代地方的学校,也指教育机构。
子产功:子产的教育贡献。
文德:文治教化。
服远:使远方的人信服。
刘向:汉代学者,这里泛指有才能的文臣。
和戎:调解争端,此处指和平外交。
- 翻译
- 年轻学子在科举考场展现词才,审理案件公正无私只遵从法律。
夜晚月光照亮宫殿没有过夜星辰,秋季的霜寒中仍有如春风般的温暖氛围。
宏大的殿堂难以破坏周公制定的制度,乡村学校仍保留着子产的教育功绩。
凭借文德自古就能使远方之人信服,更期待刘向这样的文臣来主持和平谈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才子在学堂中展现其才华和公正无私的审视能力。"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表明他在文学创作上极具天赋,同时在评论鉴赏时公正无私,只遵循公允的标准。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则描绘了一个环境,尽管是在夜晚且可能是寒冷的季节,但依旧能够感受到如同春天般温暖和生机勃勃的氛围。"兰宫"常指书房或学堂,这里可能暗示着学习之地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也能保持知识的光辉。
接着,诗人提及了古代圣贤的制度与教育成果。"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表达了对先贤之法和教育遗产的尊重。周公和子产都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们的制度和教育理念至今仍有影响力。
最后,诗人自信自己的文采能够感化远方的人们,同时希望像刘向这样的文学巨匠也能为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显示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能的信心,以及对于社会和谐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才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尊崇,以及对未来文教事业的乐观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三妹德馨殁于去春二月今夏家人忆之皆为涕零哀死者之早夭遗生者之永思伤哉此情用托斯篇并示吉侯弟
昭昭白日光,夜台不蒙辉。
冥冥泉下人,讵识生者悲。
和风扇春林,病叶忽辞枝。
大化有逸顺,庸情安可知。
忆昔送将归,不谓成永辞。
奄忽岁已迁,家人空馀思。
宿莽回青阳,蛰魄无骇时。
彭、聃以为天,斯理谁能齐。
悲来时涕零,援笔空复词。
读班大家传有感
忆昔侍笔砚,群籍纷披搜。
我母时禁止,夺书或父尤。
父时告我母,曾闻大家不。
表志迈迁史,笔削追《春秋》。
六宫席前拜,融续门下收。
子成荷母荫,亦封关内侯。
而我闻之喜,逸气同云遒。
迄今读其书,颜色惨以愀。
史必三长具,宁独词藻优。
倢伃固家学,左谢安能俦。
我才远不逮,古人良可求。
勖哉闺门内,掩卷神与游。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