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吴 江 旅 次 唐 /张 乔 行 人 愁 落 日 ,去 鸟 倦 遥 林 。旷 野 鸣 流 水 ,空 山 响 暮 砧 。旅 途 归 计 晚 ,乡 树 别 年 深 。寂 寞 逢 村 酒 ,渔 家 一 醉 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村酒(cūn jiǔ)的意思:指乡村中自酿的酒,比喻质朴、朴实无华的品质。
归计(guī jì)的意思:指归结分析、总结归纳。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旷野(kuàng yě)的意思:指广阔的田野或荒凉的草地,也可引申为形容人远离繁华、孤独无助的境地。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旅途(lǚ tú)的意思:指人们在旅行中所经历的路程。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暮砧(mù zhēn)的意思:暮砧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日落时敲打的砧杵声。也用来比喻尾声或末尾的时刻。
年深(nián shēn)的意思:指时间过去的很久,或者某事物经历了很长时间。
山响(shān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响亮回荡。
乡树(xiāng shù)的意思:指乡村中的一棵树,比喻乡村的名人或杰出人物。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渔家(yú jiā)的意思:指渔民的家庭,也用来比喻贫苦的农家。
- 翻译
- 行人面对夕阳落下满怀忧愁,飞鸟疲倦地栖息于远方的树林。
广袤的原野上回荡着潺潺流水声,空寂的山谷在傍晚时分传来捣衣砧的响动。
旅人在归途中的计划已拖延至深夜,离别家乡的岁月与树木一同深深增长。
在寂寥中偶遇乡村的酒肆,渔夫便痛饮一番,吟唱起歌谣。
- 注释
- 行人:在路上行走的人。
愁:忧虑、哀愁。
落日:太阳下山,黄昏时刻。
去鸟:离开、飞走的鸟。
倦:疲惫、劳累。
遥林:远处的树林。
旷野:广阔的原野。
鸣:发出声音。
流水:流动的水,泛指溪流、小河等。
空山:寂静无人的山岭。
响:发出声响。
暮砧:傍晚时分的捣衣声,砧为古代捣衣石。
旅途:旅行的路途。
归计:返回的计划、打算。
晚:时间靠后,此处指夜晚或延误。
乡树:家乡的树木,代指家乡。
别年:离别的年数,表示离家时间久远。
深:程度深,此处指时间长久。
寂寞:孤独、冷清。
逢:遇到、碰到。
村酒:乡村酿制的酒,常指简朴的酒肆或酒饮。
渔家:以捕鱼为生的人家。
一醉:一次大醉,彻底喝醉。
吟:吟咏、歌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日旅行中的愁苦与孤寂氛围。开篇“行人愁落日,去鸟倦遥林”两句,通过行人的愁绪和鸟儿的疲惫,传达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孤独。"旷野鸣流水,空山响暮砧"接着写景,表现出大自然的萧瑟与宁静,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寂寞之情。
“旅途归计晚,乡树别年深”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归程的思考和对故土的眷恋。这里的“乡树”象征着家乡和过去,而“别年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积淀。
最后,“寂寞逢村酒,渔家一醉吟”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偶遇村落,在渔人的陪伴下借酒浇愁。这里的“寂寞”和“一醉吟”,不仅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还反映出他对现实的逃避与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篇情真意切的秋日旅行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