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二》全文
-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苏辙所作,名为《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济南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济南的深厚情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舜井溢流陌上”,以“舜井”点明地点,济南自古以来便与舜帝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处借“舜井”象征着济南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溢流陌上”生动地描绘了济南泉水丰富、流淌于街头巷尾的景象,展现出济南的自然之美。
次句“历山近在城头”,“历山”是济南的标志性地理特征之一,与“舜井”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将历山置于“城头”,既表现了济南城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对济南的亲近之感。
后两句“羁旅三年忘去,故园何日归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羁旅”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三年”则具体量化了这种漂泊的时间长度,强化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而“故园何日归休”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济南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双重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