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云穿石重,朝露湿衣清。
草色忙归雁,蘋花笑急萍。
劳劳都莫问,吾重亦吾轻。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不计(bù jì)的意思:不考虑;不计较
长箔(cháng bó)的意思:指长时间待在一个地方,久而久之产生厌倦和疲倦的感觉。
朝露(zhāo lù)的意思:指事物短暂存在、易逝的现象。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更生(gēng shēng)的意思:指人物经历痛苦或失败后,重新振作,焕发新生。
归雁(guī yàn)的意思:归雁是指候鸟归巢的现象,比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来的地方。
寒气(hán qì)的意思:指寒冷的气息或寒冷的气候。
劳劳(láo láo)的意思:劳累、辛苦。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野泊(yě bó)的意思:在野外露天过夜,指行军时临时扎营。
鱼跃(yú yuè)的意思:形容鱼儿跳跃出水,比喻人有出类拔萃之才能或突破困境之意志。
这首《舟中》诗,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描绘了舟行于江上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与哲思。
首联“意适大江阔,天空长箔明”以开阔的视野开篇,表达了诗人乘舟于大江之上,心旷神怡的感受,同时天空的广阔与水面的延伸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辽远的意境。
颔联“一年收此日,半夜得秋声”则将时间与季节巧妙结合,点明了秋季的夜晚,诗人在此刻收获了一年的辛劳,同时也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凉爽。
颈联“鱼跃忽疑水,舟行不计程”通过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景象,反衬出舟行的自在与随性,而“不计程”三字则体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淡然态度。
尾联“晚云穿石重,朝露湿衣清”描绘了日暮与清晨的景象,晚云与石壁相交,朝露湿润衣裳,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细腻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中间四联“草色忙归雁,蘋花笑急萍。岸行人起鸟,野泊月宜情”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雁群归巢、蘋花摇曳、岸边行人惊起飞鸟、月下野泊,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生机与和谐,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感悟。
最后两联“山仄风常闪,江寒气更生。劳劳都莫问,吾重亦吾轻”则转入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山风常闪、江水寒冷,但正是这些自然现象激发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诗人以“劳劳都莫问”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吾重亦吾轻”则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江上的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浓阴似水,正疏疏雨过,凉生高树。
满径苔钱铺翡翠,恰好携琴闲住。
云影拖蓝,山光蘸碧,浅晕双眉宇。
焦桐倦理,鸭炉烟烬香炷。
堪叹海上情移,钟期已杳,谁是知音侣。
旧调悲凉弹不得,忍把冰弦重抚。
泪湿红绡,徽停绿绮,冷落潇湘谱。
空林人静,夕阳凄对无语。
浓抹淡妆,丰韵天然,其谁与侔。
看凉凭玉槛,鱼惊俏倩,香拈莲萼,花让温柔。
醉舞难支,轻颦更好,不耐欢娱只耐愁。
娇嫞甚,听长廊寂寂,绣袜迟留。春风无限绸缪。
奈梧叶、飘零易感秋。
怅台游麋鹿,繁华自歇,苑鸣蝉雀,零落谁尤。
翠黛犹新,回肠未断,又泛平湖一叶舟。
堪悲处,把君恩万种,付与东流。
芳草粘天,垂杨醮水,声声啼鴃催春。
把玉人惊觉,镜里眉颦。
昨夜红窗风雨,知多少、堕溷飘茵。
相怜甚,花真侬命,侬是花身。纷纷。
扫来还满,将红袖轻兜,不放沾尘。
向水边林下,筑个花坟。
让与莺儿燕子,寒食候、好替招魂。
湖山背,何人听来,悄揾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