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十首·其五》
《颂古十首·其五》全文
宋 / 释端裕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百千诸佛眉弯曲,无订无修眼搭痴。

踏著未消连底冻,一时认作琉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连底(lián dǐ)的意思:形容连续不断、源源不断。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眉弯(méi wān)的意思:形容人的眉毛弯曲,表示喜悦或满意。

认作(rèn zuò)的意思:指把某人或某事物当作别人或其他事物来对待,错误地判断或认定。

弯曲(wān qū)的意思:形状或路径不直的状态或行为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碧琉璃(bì liú lí)的意思:形容颜色明亮、美丽如宝石的玻璃。

连底冻(lián dǐ dòng)的意思:形容连地下的水都冻住了,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端裕所作的《颂古十首》中的第五首。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佛像的形态和观者的感受。"百千诸佛眉弯曲"形象地刻画出众多佛陀雕像或壁画中慈悲而深沉的表情,他们的眉毛弯如新月,富有禅意。"无订无修眼搭痴"则暗示这些佛像仿佛凝视着世间,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超越世俗智慧的宁静,仿佛在默默倾听众生的烦恼。

"踏著未消连底冻"进一步将视线从静态的佛像转移到现实环境,可能是冬日里冰雪覆盖的地面,也象征着修行者的心境,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坚定。"一时认作碧琉璃"则运用比喻,将冻结的大地比作清澈如碧玉的琉璃,既描绘了景色的美丽,又暗含了对佛法透明、纯净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佛教艺术和禅修境界的感悟,既有视觉的描绘,又有内心的体悟,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作者介绍

释端裕
朝代:宋

端裕(一○八五~一一五○),号蓬庵,俗姓钱,吴越王之裔,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十八得度受具,往依净慈法真一禅师。后竟龙门远,甘露卓、泐潭祥。晚见克勤于钟阜,顿去所滞,侍克勤居天宁。后开法邓州丹霞佛智寺,冷迁虎丘,又庵于西华。敕居建康保宁,后移苏城万寿及闽中贤沙、寿山西禅。复被旨补灵隐,乞归西华旧隐。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四明育王遣使固邀,月馀始就。二十年卒,年六十六。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十二首。
猜你喜欢

途中偶成寄幕下诸公

旷朗高天净,蝉鸣江汉秋。

川晴山历历,身远意悠悠。

落日惨行子,长风欺弊裘。

郡楼今夜月,应从庾公游。

(0)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其二

暮雨昏平远,南山渐不分。

濛濛连楚塞,细细湿行云。

从宦成羁束,登危厌纠纷。

何时疏竹里,还向旧山闻。

(0)

次韵子直二首·其一

南北半程云,澄江对荜门。

未能操井臼,试学牧鸡豚。

智勇怀三杰,英雄鄙二袁。

男儿须报主,未用反招魂。

(0)

又次韵四首·其二

异世如张贽,深居似敬通。

致身宁有意,觅句恐无功。

世事忘言外,群情一笑中。

诗书犹可咏,吾道未终穷。

(0)

赠僧

片云一去几时回,好在江心碧玉堆。

他时倘记珍台客,默坐犹能遣化来。

(0)

题石井二首·其一

天孙洗黛作灵泉,山腹空明一镜圆。

不用奔流出山去,人间浊浪正浮天。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