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樵妇词·其三》
《樵妇词·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褓中儿女鹧鸪衣,藤笠团团月一围。

解唱徭歌偏不唱,恐惊花里郁鸡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儿女(ér nǚ)的意思:指子女,泛指儿子和女儿。

团团(tuán tuán)的意思:形容事物圆满、完整的样子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野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樵妇的形象与生活状态。

首句“褓中儿女鹧鸪衣”,以“褓中”二字点明了人物的身份——一位带着幼子的妇女,她身着鹧鸪衣,这是一种朴素而富有自然气息的服饰,暗示了她的身份与生活环境。这一句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外在形象,也暗示了她生活的艰辛与朴素。

次句“藤笠团团月一围”,进一步描绘了樵妇的生活环境。她头戴藤笠,脚踏山间,周围是皎洁的月光,形成了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团团月一围”不仅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与广阔,也暗示了樵妇在月光下劳作的情景,以及她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第三句“解唱徭歌偏不唱”,则揭示了樵妇的性格特点。她懂得唱歌,但偏偏不唱,可能是因为担心歌声会惊扰到山中的动物,尤其是“郁鸡”。这里通过“不解唱徭歌”与“恐惊花里郁鸡飞”的对比,展现了樵妇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爱护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她内心的细腻与善良。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尊重自然的樵妇形象,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山野生活的一角,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自然美的和谐共生。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

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鞦韆。

(0)

吴宫

龙槛沈沈水殿清,禁门深掩断人声。

吴王宴罢满宫醉,日暮水漂花出城。

(0)

过郑广文旧居

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

可怜留著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0)

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

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

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

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

曳裾此日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

白裌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

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

西上虽因长公主,终须一见曲陵侯。

(0)

登天坛夜见海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

八鸾五凤纷在御,王母欲上朝元君。

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

九州下视杳未旦,一半浮生皆梦中。

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0)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

苍龙遥逐日,紫燕迥追风。

明月来鞍上,浮云落盖中。

得随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