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邓秀才寒翠轩》
《题邓秀才寒翠轩》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清轩大江畔,前有竹松林。

萧条霜雪时,爱此碧森森

中看掩映席上阴沉

非将玩适重,岁暮论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论心(lùn xīn)的意思:指人们对他人的内心感受或意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玩适(wán shì)的意思:玩弄得法,运用自如。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掩映(yǎn yìng)的意思:隐藏在背后或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

阴沉(yīn chén)的意思:形容天空或心情沉闷、阴沉不开朗。

中看(zhōng kàn)的意思:形容程度不高,只是尚可。

碧森森(bì 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杨士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寒翠轩周边环境的清幽与雅致。

首句“清轩大江畔”,点明了地点,轩阁位于大江之滨,环境清幽。接着“前有竹松林”进一步描绘了周围植被丰富,竹子与松树相映成趣,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坚韧。

“萧条霜雪时,爱此碧森森”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表现了竹松在严冬中的坚韧不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命力的欣赏和喜爱。这里的“碧森森”不仅形容了竹松的颜色,也象征了它们的生命力和精神风貌。

“窗中看掩映,席上对阴沉”则转而描写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感受到的氛围。无论是透过窗户看到的竹影摇曳,还是坐在席上面对的阴沉景象,都让人心境平和,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非将玩适重,岁暮可论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认同。他认为,在岁末之时,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是一种难得的心灵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寒翠轩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阮郎归

玉台晓镜试轻凉,薄施秋水妆。

空庭对影怯昏黄,微风吹雾裳。

佩洛浦,髻巫阳,凭阑问海棠。

夜深多露倚谁旁,折来伴绮窗。

(0)

点绛唇.泖桥次韵

寺枕荒塘,时时雪浪吞僧屋。

桥头路曲,废井当枯木。如此幽闲,恰好闲人宿。

窗敲竹,酒醒茶熟,天水鹦歌绿。

(0)

惜分飞.闺情

红界枕痕微褪玉,唤起那禁幽独。

好鸟啼春足,归期不准花须卜。

尽日眉峰双凝绿,十二绣帘低轴。

人在阑干曲,杨花却羡无拘束。

(0)

又六首·其六

万舞临周宴,清欢一夕同。

圣情春浩荡,天翰日昭融。

袅袅金飙度,厌厌玉漏中。

载歌赓《既醉》,花外已鸣钟。

(0)

四景·其三

新秋凉露湿荷丛,不断清香逐晓风。

满目秾华春意在,晚霞澄锦照芙蓉。

(0)

元宫词·其一○七

丛生桂树后山幽,花石犹传宋代留。

宫媪引来岩际望,蔡河春浪拍天浮。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