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一》
《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一》全文
清 / 郑献甫   形式: 古风

禅堂秋光佛火炯深雾。

幽梵出山来,叶落不知数。

鱼声亦自间,惊鹊穿林去。

卷帘秋水月上娑罗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堂(chán táng)的意思:禅宗寺庙的大厅,也用来比喻平静安宁的心境。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佛火(fó huǒ)的意思:佛教的火焰,比喻正义的力量。

惊鹊(jīng què)的意思:指突然受到惊吓而惊飞的鹊鸟,比喻人受到惊吓后突然离开或逃走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突然失去勇气、信心或胆怯的情况。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娑罗(suō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摇摆不定,不稳定。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献甫的《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秋夜山寺景象。首句“禅堂秘秋光”展现了禅堂内深藏不露的秋日光芒,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超然。次句“佛火炯深雾”则以佛灯的明亮穿透了缭绕的雾气,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幽梵出山来”进一步强调了梵音从山中传来,悠扬深远,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接下来,“叶落不知数”通过落叶的无声飘落,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禅定中的忘我境界。鱼儿在水中游动,偶尔发出声响,与“鱼声亦自间”相映成趣,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惊鹊穿林去”描绘了夜色中飞鸟受惊的情景,使得画面更加鲜活,动静结合。最后两句“卷帘踏秋水,月上娑罗树”,诗人卷起窗帘,步入清凉的秋水之中,抬头看见月光照亮了婆娑的树木,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寺庙的寂静与禅意,通过自然景象和动态元素的巧妙融合,传达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深感悟。

作者介绍

郑献甫
朝代:清   字:小谷   籍贯:广西象州   生辰:1801—1872

道光十五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乞养亲辞官,不复出,自号识字耕田夫。同治间主讲广州、桂林各书院。博览强记,尤熟诸史。为文章直抒胸臆,识见甚卓。有《愚一录》、《补学轩诗文集》等
猜你喜欢

鹊桥仙.壬子七夕

绛河如故,鹊桥如故,添得女牛闲话。

去年相见尚新秋,怎今岁、中秋过也。

千秋万岁,一年一度,也胜蟾宫月姐。

月轮天上有圆时,最可念、人间孤寡。

(0)

临江仙·其二

十里红楼依绿水,当年多少风流。

高楼重上使人愁。远山将落日,依旧上帘钩。

一曲琵琶思往事,青衫泪满江州。

访邻休问杜家秋。寒烟沙外鸟,残雪渡傍舟。

(0)

江南好

怜花瘦,移向绣闺中。

掩却碧纱屏十二,晓来依样有残红。不敢怨东风。

(0)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二

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若话三吴胜事,不惟千里莼羹。

(0)

初夏晓窗

啼莺惊晓梦,强起未成妆。

览镜惊容瘦,看书喜日长。

帘疏风燕舞,径静露花香。

不觉流光易,枝头杏子黄。

(0)

驿马行

有马有马官所司,绊之欲动不忍骑。

骨立皮乾死灰色,哪得控纵施鞭箠。

生初岂乏飒爽姿,可怜邮传长奔驰。

昨日甫从异县至,至今不得辞缰辔。

曾被朝廷豢养恩,筋力虽惫奚敢言。

所嗟饥肠辘轳转,只有血泪相和吞。

侧闻驾曹重考牧,帑给刍钱廪供菽。

可怜虚耗大官粮,尽饱闲人圉人腹。

况复马草民所输,征草不已草价俱。

厩间槽空食有无,徒以微畜勤县符。

吁嗟乎,官道天寒啮霜雪,昔日兰筋今日裂。

临风也拟一悲嘶,生命不齐向谁说?

君不见,太行神骥盐车驱,立仗无声三品刍。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