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冰胶(bīng jiāo)的意思:指冰冻的胶水,比喻事物紧密结合,难以分离。
春令(chūn lìng)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气候温暖,花朵盛开。
六花(liù huā)的意思:指六朵花,形容事物美好、精彩。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啄木(zhuó mù)的意思:
即啄木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傅玄 《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 前蜀 贯休 《湖头别墅》诗之三:“园飞青啄木,簷挂白蜘蛛。” 清 赵翼 《戏咏蛛网》诗:“啄木嘴画符,树蠹起受劾。”参见“ 啄木鸟 ”。
- 注释
- 寒令:严冬。
夺:取代。
春令:春天的命令(指温暖的气候)。
六花:雪花。
百花:各种花朵。
塘冰:池塘的冰。
胶:粘住。
燕觜:燕子的嘴。
野水:野外的水。
涩:艰难。
芹牙:芹菜的茎叶。
拥柱:积雪压在柱子上。
轻于絮:比棉絮还轻。
吹墀:风吹过台阶。
净若沙:像沙粒一样干净。
乳禽:小鸟。
啄木:啄食树木。
谁:疑问词,指代不明。
误拨:错误地拨弄。
琵琶:古代弦乐器。
- 翻译
- 严冬取代了春天的命令,雪花侵袭了所有花朵。
池塘冰层厚实,连燕子的嘴也无法穿透,野外的水流缓慢,芹菜的茎叶难以咀嚼。
积雪压在柱子上比棉絮还轻,风吹过台阶,像沙粒般洁净。
饥饿的小鸟啄食树木寻找食物,是谁错把琵琶声当作觅食信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十五日雪三首》中的第一首,描绘了冬季严寒对春天景象的侵袭。诗中通过"寒令夺春令,六花侵百花",形象地写出冬雪早至,覆盖了本应绽放的花朵,"六花"指雪花,"百花"则象征着春天的生机。接下来的"塘冰胶燕觜,野水涩芹牙",描述了塘面结冰,连燕子的嘴也被冻住,田野中的芹菜也因水质变涩而难以咀嚼,展现了冬季的严酷。
"拥柱轻于絮,吹墀净若沙",进一步描绘雪的厚重和清洁,积雪如同棉絮般轻盈,覆盖在屋柱上,地面的雪层洁白如沙。最后两句"乳禽饥啄木,谁误拨琵琶"以生动的场景收尾,幼鸟因为饥饿而在寻找食物,而风声仿佛误以为是琵琶声,增添了寂寥的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季严寒对自然景象的影响,以及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疏影.题蒋夫人吕撷芬梅隐小照
花间小隐。是岁生艳福,修到清影。
画里娉婷,镜里容颜,明状一样相映。
枝头翠羽啁啾处,正姑射、芳魂初醒。
待夜深、明月飞来,好把前身重證。
更喜春风词笔,液池清浅处,刚照容镜。
蒋径香浓,仙侣归来,记取阑干同凭。
只愁塞北随春去,空望断、天涯芳信。
向花前、携手端详,恰与玉人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