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蹇受之·其二笛》
《和蹇受之·其二笛》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而劲者笛为奇,哀绝孤高更不卑。

日暮谁人凭楼处,月明离妇捣衣时。

何烦作赋摅师愤,最好倾心破主疑。

一弄便能歌怨曲,唐衢义哭合相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能(biàn néng)的意思:能够轻易地、迅速地做到某事。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高更(gāo gē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能力、智慧等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离妇(lí fù)的意思:指丈夫离家,妻子独自留在家中。

明离(míng lí)的意思:明确分离,明显离别

倾心(qīng xīn)的意思:用心向某人倾诉真情,表示深深地爱慕或崇拜。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一弄(yī nòng)的意思:指一次行动或操作,通常指不经思考或粗心大意地做事。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鉴赏

这首宋朝徐积所作的《和蹇受之(其二)笛》诗,以笛声为载体,描绘了笛音的特质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笛声艺术的独特见解。

首句“清而劲者笛为奇”,点明笛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清越与刚劲并存,赋予了笛声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接下来,“哀绝孤高更不卑”进一步描绘了笛声的哀婉与高洁,既不低沉也不媚俗,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表达。

“日暮谁人凭楼处,月明离妇捣衣时”,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笛声与特定的情感联系起来。日暮时分,有人倚楼听笛;月明之夜,离妇在捣衣,笛声在此刻显得格外动人,仿佛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引起共鸣。

“何烦作赋摅师愤,最好倾心破主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笛声艺术的高度评价。他认为,笛声无需借助文字来抒发愤怒或澄清误会,它本身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达方式,能够触及人心,化解矛盾。

最后,“一弄便能歌怨曲,唐衢义哭合相随”,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笛声的感染力。一曲笛声便能唱出悲怨之曲,如同古人唐衢的义哭,表达了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不幸命运的哀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笛声特质的描绘以及情感表达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笛声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情感真挚表达的追求。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春日自戏

自从移疾后,谁谓主恩疏。

每及山林士,天颜满荐书。

(0)

送林章之郎中谳狱南海

旧识于公传,新知陆贾才。

汉章双凤下,越郡五羊开。

旌节看山驻,楼船截海来。

长安天北望,使者日南回。

讼府蒲堪挂,刑书竹可裁。

明珠满合浦,应照不然灰。

(0)

苦热因忆右史览揆之辰作此为寄

河朔风流避暑年,平台此日更翩翩。

客惟枚叔元称叟,主自梁王雅好贤。

兔苑近含嵩少雪,雁池遥动广陵天。

故人苦热心同渴,安得金浆共尔传。

(0)

赠周真阳明府

仙令风流百里才,谈经新自蜀天回。

彩毫忽动梁园色,丹灶还邻叶县开。

琴里春生桐柏水,月明人在景夷台。

只今汝颍高贤聚,为有郎官一宿来。

(0)

罗山甫自晋徂齐见困盐官暂诣京师㩦家南还遂有此赠

十载青云迹渐疏,风尘作客意何如。

服车垂老偏知骥,弹铗从工不为鱼。

游子千金堪买赋,佳人五色漫裁书。

江南蓟北俱摇落,那得樽前忆故庐。

(0)

再寄元美·其一

黄金台馆郁苍苍,游子高秋总断肠。

万里浮云生渤海,千山朔气压渔阳。

风尘不老江湖色,宫阙新悬日月光。

安得与君燕市里,和歌长在酒人傍。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