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而劲者笛为奇,哀绝孤高更不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便能(biàn néng)的意思:能够轻易地、迅速地做到某事。
捣衣(dǎo yī)的意思:指人们一起努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
高更(gāo gē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能力、智慧等在某个领域或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孤高(gū gāo)的意思:形容一个人独立自主,高傲孤立,不愿与他人交往。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离妇(lí fù)的意思:指丈夫离家,妻子独自留在家中。
明离(míng lí)的意思:明确分离,明显离别
倾心(qīng xīn)的意思:用心向某人倾诉真情,表示深深地爱慕或崇拜。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谁人(shuí rén)的意思:指不知道是谁的人,表示对身份不明的人的疑问。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一弄(yī nòng)的意思:指一次行动或操作,通常指不经思考或粗心大意地做事。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 鉴赏
这首宋朝徐积所作的《和蹇受之(其二)笛》诗,以笛声为载体,描绘了笛音的特质与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笛声艺术的独特见解。
首句“清而劲者笛为奇”,点明笛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清越与刚劲并存,赋予了笛声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接下来,“哀绝孤高更不卑”进一步描绘了笛声的哀婉与高洁,既不低沉也不媚俗,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表达。
“日暮谁人凭楼处,月明离妇捣衣时”,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将笛声与特定的情感联系起来。日暮时分,有人倚楼听笛;月明之夜,离妇在捣衣,笛声在此刻显得格外动人,仿佛能够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引起共鸣。
“何烦作赋摅师愤,最好倾心破主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笛声艺术的高度评价。他认为,笛声无需借助文字来抒发愤怒或澄清误会,它本身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达方式,能够触及人心,化解矛盾。
最后,“一弄便能歌怨曲,唐衢义哭合相随”,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笛声的感染力。一曲笛声便能唱出悲怨之曲,如同古人唐衢的义哭,表达了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不幸命运的哀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笛声特质的描绘以及情感表达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笛声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情感真挚表达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