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壮岁尝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赋二绝·其二》全文
- 翻译
- 在红尘中沉沦了六年多,黄金也无法染黑我斑白的胡须。
一直以来,山中的猿猴和仙鹤应该会询问,那琉璃瓶里的犀角酒是否安然无恙。
- 注释
- 堕:陷入。
红尘:世俗生活,指人世间。
六载馀:六年多。
黄金:象征财富或珍贵物品。
白髭须:白色的胡须,代指年老。
向来:一向,自始至终。
猿鹤:比喻超脱尘世的隐士或仙人。
应相问:应该会询问。
琉合犀瓶:琉璃制作的瓶子,可能装有珍贵的液体。
无:没有问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作的《余壮岁尝假居塔山寺后三十年重到赋二绝(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塔山寺旧地重游的感慨。
"一堕红尘六载馀",这里的“红尘”常用来指世俗生活,诗人说自己已经离开尘世六年有余,暗示了他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远离尘嚣的生活。"黄金不染白髭须",用黄金比喻时光,意指时间如金,却无法阻止诗人胡须变白,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叹。
"向来猿鹤应相问",诗人想象塔山寺中的猿猴和仙鹤会询问他的近况,表达了对旧日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界的亲近感。"琉合犀瓶无恙无","琉合犀瓶"可能是指寺中的珍贵器物,诗人询问它是否依然完好,暗含对往昔生活的细节记忆犹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沧桑变化和对旧地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