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须半露蒲穿石,龙角全舒笋透泥。
东面树连西面树,南头溪灌北头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首句“风静疏帘落絮低”,以“风静”衬托出环境的宁静,而“疏帘落絮低”则展现了轻柔的雪花或柳絮随风飘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接着,“雨晴香径绿阴迷”一句,通过“雨晴”与“香径”的结合,描绘了雨后小径上弥漫着花香,绿荫遮蔽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清新。
“虎须半露蒲穿石,龙角全舒笋透泥”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的植物形象化为“虎须”和“龙角”,生动地描绘了蒲草在石头间生长的姿态,以及竹笋破土而出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东面树连西面树,南头溪灌北头溪”描绘了树木相连、溪流交错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连贯性,同时也暗示了空间的广阔与连通。
最后,“更怜野鸟春声巧,似把山童小字题”一句,诗人通过对野鸟鸣叫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赞美,同时也将这种声音比作是“山童小字题”,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和生命活力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公真鹤也,旧住蓬莱岛。八十年来度昏晓。
数看花次第,去水波澜凭较量,怎敌壶中天小。
仙槎今尚在,泛月归来,若此洪崖正年少。
念人间似海,几度扬尘,尘起处,只有灵源难到。
更天假恩波,渭河宽,奈未了。鹰扬一竿仍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