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依太行,云林寺每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津逮(jīn dǎi)的意思:指事情或人物被抓住,不能逃脱。
三乘(sān chéng)的意思:三次乘坐,指多次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
双树(shuāng shù)的意思:指两棵相邻的树木,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嵩阳(sōng yáng)的意思:嵩阳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嵩指嵩山,阳指太阳。嵩阳的基本含义是指太阳从嵩山升起。
松门(sōng mén)的意思:指门户松散,不严密。
无我(wú wǒ)的意思:指不自私、不自利,不计较个人得失,将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言旋(yán xuán)的意思:言辞变化多端,转弯抹角。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少林寺的旅程与体验,充满了对佛教精神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句“盘谷依太行,云林寺每藏”描绘了少林寺所处的地理环境,盘谷紧邻巍峨的太行山,云雾缭绕的林间,寺庙仿佛隐匿于仙境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言旋自东竺,津逮是嵩阳”则讲述了诗人从东方的印度(东竺)返回,途径嵩山,最终到达少林寺的行程。这里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也暗示了少林寺在佛教世界中的重要地位。
“双树净无我,三乘乐且常”进一步揭示了佛教的核心思想——“无我”与“三乘”。双树象征着觉悟与解脱,强调了个体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自我净化。三乘则是指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代表了佛教修行的不同层次与目标,表达了对佛法深邃智慧的赞美。
“松门跋予马,衣袂尚馀香”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抵达少林寺时的情景。松门作为寺院的入口,不仅象征着自然与宗教的融合,也预示着心灵的净化之旅即将开始。衣袂上的余香,则可能是来自僧侣们诵经的香气,或是某种神圣的气息,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精神的深刻体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意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张君玉
闭门十日雨,萧然抱孤琴。
之子从何来,踏雨叩我门。
对床话达晓,山窗耿青灯。
挽衣不可留,何以赠子行。
问子此何时,眯目凄黄尘。
四海非不宽,可语今几人。
潇潇风雨中,奔走欲何营。
愿子重自爱,堂有白发亲。
满江红
林外溪边,深深见、一林寒雪。
惟觉有、袭人襟袖,暗香不绝。
天与风流标格在,肯同桃杏开时节。
也须烦、玉手折将来,和明月。调鼎事,君休说。
龙笛韵,空悲咽。将何助清赏,待传佳阕。
君不见广平词赋丽,挥毫弄翰心如铁。
便直饶、何逊在扬州,成虚设。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我昔实愚惷,不能降色辞。
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
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
桑榆傥可收,愿寄相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