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昌道中九日》
《东昌道中九日》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客路登高处,荒台引望遥。

雁闻淮海尽,花见鲁门飘。

市酒无遗赠,村居采樵

离魂归未得,应待楚人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樵(cǎi qiáo)的意思:指采集柴火。比喻劳动艰苦,生活艰辛。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离魂(lí hún)的意思:形容情感激烈,心神离体

市酒(shì jiǔ)的意思:指市井中的酒馆,代表热闹、繁华的场所。

无遗(wú yí)的意思:没有遗漏,没有遗忘

引望(yǐn wàng)的意思:期望、盼望

应待(yìng dài)的意思:应该等待或者应该等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东昌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首句“客路登高处”,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独自一人在高处眺望的情景,一个“客”字,便已勾勒出诗人游子的形象。接着,“荒台引望遥”,荒凉的土台引着诗人远眺的目光,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寂寞与孤独。

“雁闻淮海尽,花见鲁门飘。”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雁与花赋予了感知能力,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大雁南飞,似乎听到了淮海的尽头,而花朵在鲁门飘落,似乎也看到了诗人的离别之痛。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且富有感染力。

“市酒无遗赠,村居但采樵。”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市井中没有多余的馈赠,乡村里只有人们在劳作,砍柴烧火。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与周围环境的疏离感。

最后,“离魂归未得,应待楚人招。”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在异乡,但心却在故乡,渴望回归的心情。然而,现实的羁绊使得他无法轻易回到家乡,只能期待有一天能被“楚人”(这里可能象征着家乡或亲人)召唤回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由回归的渴望。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勉吕之寿

汎汎水中舟,有绋以丽维。

荡荡人之情,有礼以执持。

武公年九十,犹思慎其仪。

吾侪未耄老,盍亦相箴规。

云胡工诵说,志行乃有亏。

此病当自省,所差只毫釐。

勉哉为己学,先民不我欺。

(0)

简吴若清

丝桐挂壁户常扃,雅弄深防俗耳听。

滴露研朱重点易,焚香炷火细翻经。

山含晚色千峰紫,松傲新霜一派青。

独向岩扉抱高隐,有谁能识少微星。

(0)

四皓庙·其一

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

万民在涂炭,四老方宴安。

白云且高卧,紫芝非素餐。

南山正优游,东朝忽艰难。

高步揖万乘,拂衣归重峦。

飞鸿自冥冥,束帛徒戋戋。

古庙对山开,清风向人寒。

更无隐遁士,空有宾客官。

况我谪宦来,尘迹污祠坛。

朝衣惭蕙带,佩玉愧纫兰。

或依阶下树,陶暑解马鞍。

或借庙前水,乘秋把鱼竿。

吾道多龃龉,吾生利盘桓。

登山殊未倦,饮水聊尽驩。

精灵莫相笑,此意乐且盘。

(0)

宿公安二圣寺

蒙城一市万人聚,一堤如虹作遮护。

风涛悍怒鱼龙宫,濒流压以青莲宇。

潭潭广殿不动尊,夹立二丈力士身。

楚帆蜀柂日衔尾,过者蹴然生畏心。

粥鱼斋鼓二千指,我贫未办作檀施。

明朝踏霜出江头,借佛定力扶扁舟。

(0)

奏事入都出西湖上成四绝·其二四圣观

羽衣引我度松关,借得湖山一眼看。

去棹来桡皆物役,个中惟有白鸥閒。

(0)

彭泽道中二首·其二

兹日定何日,前山连后山。

吾曹凡事懒,此去几时还。

复辟尚英爽,弃官真等闲。

异时怀二子,惆怅此山间。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