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志公化悼之三首·其三》
《闻志公化悼之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捍裘未减春垆暖,丈室偏宜道骨寒。

摆手便行呼不应,闲名在世试除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摆手(bǎi shǒu)的意思:摆手是指用手做出摆动的动作,一般用来表示拒绝、告别或者不同意。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道骨(dào gǔ)的意思:道骨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的根本、精髓、本质。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在世(zài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还活着,尚未去世。

丈室(zhàng sh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和睦相处,夫妻之间的家庭和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志公的超凡脱俗形象。首句“捍裘未减春垆暖”,以“捍裘”比喻高僧的衣着,虽在温暖的春日里,却依然穿着厚重的裘衣,暗示了他内心的坚定与超然。接着,“丈室偏宜道骨寒”一句,通过对比“丈室”的温暖与“道骨”的寒冷,进一步强调了高僧修行环境的清冷与内心的纯净。

“摆手便行呼不应”,生动地刻画了高僧行事的自由与超脱,即使有人呼唤,他也只是摆手示意,不为外物所动,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最后,“闲名在世试除看”,表达了对高僧名声的淡泊态度,认为在世间的一切名利都可视为浮云,不必过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志公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高僧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充满了对佛教智慧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与德立亭吏部

少年游艺共芳春,取次连镳只二人。

小吏两番阶下立,口含天宪羡君身。

(0)

古樵郭明府甫卸雅篆又权芦山别未及月作再来人喜而赋寄·其二

小熙春馆敞离筵,泥爪新痕尚宛然。

鸿雁依群冲雪至,卿云辞岫被风还。

重经花县犹今我,无事琴堂亦散仙。

闻道君家有金穴,可能资助邓通钱。

(0)

马嵬

未必行军气不扬,姜妃走马定岐梁。

情深别有兴亡感,千载明皇与太王。

(0)

寒夜二首·其二

孤灯如豆漏频催,欲向鸡窗展卷才。

为数更筹劳问夜,清寒宛若励吾媒。

(0)

寒砧二首·其二

每为惊秋动客心,连村彻夜响寒砧。

授衣休说今年早,曾听征鸿送远音。

(0)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一

铅华零落冷妆台,明月他乡任去来。

曾忆春闺惊梦觉,杜鹃啼处最堪哀。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