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亦遇艰难,重兴叠废坛。
《题新安国寺》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新 安 国 寺 唐 /李 洞 佛 亦 遇 艰 难 ,重 兴 叠 废 坛 。偃 松 枝 旧 折 ,画 竹 粉 新 干 。开 讲 宫 娃 听 ,抛 生 禁 鸟 餐 。钟 声 入 帝 梦 ,天 竺 化 长 安 。
- 翻译
- 佛祖也经历过困苦,重新振兴废弃的神坛。
枯松枝还留有旧时折断的痕迹,壁画上的竹子墨迹已干透。
宫女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佛法讲解,小鸟们甚至停止觅食来聆听。
钟声悠扬,仿佛进入皇帝的梦境,佛教在天竺传播,影响了长安。
- 注释
- 佛:佛教。
艰难:困苦、困境。
重兴:重新振兴。
叠废坛:废弃的神坛。
偃松枝:枯萎的松树枝。
画竹:壁画上的竹子。
粉新乾:墨迹已干透。
开讲:开始讲解。
宫娃:宫女。
抛生:停止觅食。
禁鸟餐:小鸟的饮食。
钟声:寺庙钟声。
帝梦:皇帝的梦境。
天竺:古代印度。
长安:唐朝首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在新安国寺的修复与弘法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神圣,以及僧人的不屈意志和宗教活动的恢复。
"佛亦遇艰难,重兴叠废坛"表明即便是佛教,也会遭遇困难,但仍旧坚持修复被废弃的佛坛。这两句展示了佛教徒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偃松枝旧折,画竹粉新乾"中的“偃松”通常指的是扭曲的松树,这里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力的磨砺。而“画竹粉新乾”则是对寺院中竹子的描绘,画家的笔触下,竹子显得更加生动,粉白色的竹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新的生命力。
"开讲宫娃听,抛生禁鸟餐"一句,通过“宫娃”和“禁鸟”的意象,传达了寺院内的宁静与神圣。僧人开始讲经,连同在深宫中长大的孩子都来倾听,而那些原本受禁的小鸟也敢于飞来享用食物。
"钟声入帝梦,天竺化长安"则是对寺院钟声的描绘,这钟声不仅穿透了尘世的喧嚣,更渗透到了皇帝的梦中。"天竺化长安"一句,通过将佛教圣地与长安(唐朝都城)相联系,隐喻着佛法的普及和对社会的影响力。
整首诗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新安国寺的恢复与宗教活动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不屈不挠精神和宁静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