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匡山僧赠楖栗杖》
《答匡山僧赠楖栗杖》全文
唐 / 曹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栗杖出匡顶,百中一枝

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

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

宜留引蹇步他日访峨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中(bǎi zhòng)的意思:指命中率极高,百分之百准确。

峨嵋(é méi)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高大。

画月(huà yuè)的意思:比喻用画或文字描绘事物,不能达到实际的效果。

蹇步(jiǎn bù)的意思:指行走困难或缓慢,步履艰难。

冷光(lěng guāng)的意思:形容眼神中透露出的冷漠、无情的光芒。

神知(shén zhī)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智慧超群。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岳神(yuè shén)的意思:指岳飞,形容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

注释
栗杖:坚硬的拐杖。
匡顶:庐山之巅。
百中无一枝:极难找到一根。
野僧:山野中的僧人。
岳神:对山岳的神灵。
画月:描绘在画中的月亮。
指云:用手指触动云彩。
蹇步:缓慢的步伐。
峨嵋:峨眉山。
翻译
手杖从匡庐之巅采来,百寻中难得一枝。
虽然得自山野僧人,但仍怕惊动岳神得知。
画中的月亮寒光闪烁,指尖轻触,秋云片片移动。
这根杖子适合慢慢行走,将来有一天我会再来拜访峨眉山。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中景象,通过对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与僧人的交往和对自然之神的敬畏。"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表现了匡山特有的楖树稀少,每一枝都显得弥足珍贵。"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神的敬畏,即便是通过僧人的手获得这特殊的树枝,也仍旧心存忌惮。

"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一句,更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借助自然之美,以达成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最后两句"宜留引蹇步,他日访峨嵋"表明了诗人的留恋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够再次踏足这片神圣的土地。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也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曹松

曹松
朝代:唐   字:梦徵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生辰:828——903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猜你喜欢

咏史诗.滹沱河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正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0)

江上阻风

水天春暗暮寒浓,船闭篷窗细雨中。

闲道渔家酒初熟,夜来翻喜打头风。

(0)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如愚何止直如弦,只合深藏碧嶂前。

但见山中常有雪,不知世上是何年。

野人爱向庵前笑,赤玃频来袖畔眠。

只有逍遥好知己,何须更问洞中天。

(0)

秋登张明府海亭

海亭秋日望,委曲见江山。

染翰聊题壁,倾壶一解颜。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

予亦将琴史,栖迟共取闲。

(0)

秋怀·其五

竹风相戛语,幽闺暗中闻。

鬼神满衰听,恍惚难自分。

商叶堕乾雨,秋衣卧单云。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瘦攒如此枯,壮落随西曛。

袅袅一线命,徒言系絪缊。

(0)

宫词·其八

立春日进内园花,红蕊轻轻嫩浅霞。

跪到玉阶犹带露,一时宣赐与宫娃。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