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漫兴八首·其六》
《漫兴八首·其六》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少年书不破万卷,往往开口千秋

终南二华挂眼,枉杀昆崙天尽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二华(èr huá)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仪态美丽动人。

挂眼(guà yǎn)的意思:指特别引人注目或令人关注的人或事物。

尽头(jìn tóu)的意思:尽头指的是事物或情况的终点或末尾,表示达到极限或结束的状态。

开口(kāi kǒu)的意思:指开口说话或开口要求。

口论(kǒu lùn)的意思:指背后议论人,对人进行恶意中伤、诽谤的行为。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天尽头(tiān jìn tóu)的意思:指事物或局势到了最后、最极限的地步。

鉴赏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漫兴八首》之六,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年轻时读书不足与眼界狭窄的反思,以及对自身追求和认知的深刻自省。

首句“少年书不破万卷”,点明了年轻时读书量不足的现状,暗含着对过去岁月中知识积累不够的遗憾。接着,“往往开口论千秋”一句,揭示了年轻气盛、言辞激昂的状态,但同时也反映出缺乏深思熟虑、言过其实的问题。这种态度在年少轻狂之时或许常见,但在成熟之后则应避免。

“终南二华未挂眼”中的“终南二华”指的是终南山和华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山大川、宏伟壮丽自然景观的忽视,暗示了年轻时可能过于专注于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和体验。这种对自然的忽视,实际上也是对生活经验和实际世界的一种忽视。

最后一句“枉杀昆仑天尽头”中的“昆仑”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代表了极高的理想和追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曾经追求过高远目标,却因眼界狭窄、见识有限而未能真正达到或理解这些目标的感慨。它既是对过去的自我批评,也是对未来的警醒,提醒自己在追求高远理想的同时,不应忽视脚下的现实,不应让自己的眼界局限在书本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年轻时读书不足、眼界狭窄的自省,以及对如何平衡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理想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欲问孤山讯,蹇驴行晓晴。

一枝篱外见,数点雪中明。

太洁难为友,群芳让作兄。

何如伴高隐,岂必尽调羹。

(0)

答王去非觅柳栽

不惜柔条折赠君,与君分占万家春。

祇愁五柳门前景,不称三槐堂里人。

(0)

送李果州·其一

萧然瘦鹤姿,不受世俗尘。

吾衰久矣夫,眼明见斯人。

(0)

送恭叔兄赴省二首·其一

秋荐吴江北雁来,几看文阵夺标回。

鸰飞鹊喜情何限,龙化鹏抟兆有开。

礼部定知当一得,大廷端可压群才。

春秋正学非阿世,莫作公孙愧草莱。

(0)

挽许马帅二首·其一

万旅云屯独鼓行,将军誓死不求生。

祇今淮浦耕桑满,胆落胡儿不敢争。

(0)

和刘圣与顾龙山探梅四首·其四

费尽铅华总失真,色香清绝两无邻。

待渠经始和羹了,乞与无边草木春。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