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阁门西,晴晖挂碧题。
朝鸦随仗散,旅凤傍楼栖。
这首诗描绘了史馆内的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石宝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史馆在晴日下的静谧氛围。首句“缓步阁门西”,开篇便营造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步态,暗示着诗人的悠闲与深思。接着,“晴晖挂碧题”一句,将阳光与碧绿的背景巧妙结合,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明亮与生机,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宁静。
“朝鸦随仗散,旅凤傍楼栖”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鸦与凤在史馆周围的动态,鸦随着官员的退散而归巢,凤则靠近楼阁栖息,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含了历史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味。
“风撼牙签动,寒欺兽焰低”则是对室内环境的细致刻画。牙签的摇动,既表现了书籍的丰富与知识的深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厚重。而“寒欺兽焰低”一句,则通过对比冷暖,形象地表达了室内温暖与室外寒冷的差异,同时也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冷峻与现实的温暖之间的对比。
最后,“馆中无一事,清兴坐成迷”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这样一个没有纷扰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被深深吸引,仿佛迷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享受着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思考的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史馆内独特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在此环境下所产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沧海横流到处狂,栽培桃李自春风。
还乡不化身为鹤,踏雪难寻爪印鸿。
浮世人原多聚散,文筵吟罢倏西东。
呈诗敢比河梁别,惆怅苔岑有异同。
故人说项闻名久,名士休云北鲫鱼。
愿见忽惊过半世,重论应胜读奇书。
亭传点易真能继,谷隐谈玄愧不如。
知有遗民伤故国,神州鼎沸十年馀。
管宁皂帽隐辽东,鹭屿鸡津一苇航。
春去飞花感茵溷,人分异地比参商。
我怀旧雨逢今雨,君认他乡作故乡。
归去亲朋如借问,谈瀛休怪话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