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堤界淀直如绳,东淀多淤西淀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万柳堤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展现了清代乾隆皇帝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
首句“长堤界淀直如绳”,以“长堤”为线索,勾勒出一条笔直延伸的堤岸,如同绳索一般,将广阔的淀泊(湖泊)分割开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有序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淀”指的是水泊,通过“界”字,强调了堤岸在空间上的划分作用,同时也暗示了堤岸的坚固与稳定。
次句“东淀多淤西淀渟”,对比了东、西两片淀泊的不同状态。东淀由于水流或自然原因,可能积累了较多的淤泥,显得较为浑浊;而西淀则相对清澈,水体静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也隐含了诗人对于不同景象的审美偏好。
接下来,“赵北行宫应不远,隔林遥见御碑亭”两句,将视线从广阔的自然景观转向了人文历史。这里提到的“赵北行宫”可能是指位于河北赵县附近的行宫,是古代帝王巡游时的临时居所。诗人想象着自己距离这个历史遗迹并不遥远,甚至能够隔着树林隐约看见御碑亭——这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向往,也是对皇家气派的一种赞叹。御碑亭作为存放御制碑文的地方,象征着皇权的威严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还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谢文节公祠
鬼星犯座斗柄移,海风吹折枯桑枝。
翻山倒海地轴裂,六鳌并力孱难支。
丈夫屹立未可惧,剥复相代会有时。
吾乡宋末有二老,不以节见谁则知。
谢公无官亦无禄,并无一旅随奔驰。
敌军开门受降表,大江南北无立锥。
聘书到门以死拒,窃愿上比古伯夷。
仲尼尊周守臣分,宜于革命多恕词。
《三百篇》终录《商颂》,未敢滥及《采薇》诗。
首阳饿死志未白,不遇公等当告谁。
太公蒙面诛妲己,应立微子而臣之。
马前数语寓史法,左右敢以兵甲施。
大义凛凛在万世,公急起与相扶持。
当公变名学卖卜,混迹岂屑同子皮。
麻衣大哭建阳市,一琴一砚常相随。
砚则毁矣琴则碎,铜驼卧棘秋生悲。
幽燕古俗尚奇节,庙食于此佥曰宜。
我欲从公卜死所,公其鉴我示我龟。
骊驹在户不忍别,愿荐兰芷招湘累。
悯忠相去不咫尺,恨未一读《曹娥碑》。
《别谢文节公祠》【清·胡思敬】鬼星犯座斗柄移,海风吹折枯桑枝。翻山倒海地轴裂,六鳌并力孱难支。丈夫屹立未可惧,剥复相代会有时。吾乡宋末有二老,不以节见谁则知。谢公无官亦无禄,并无一旅随奔驰。敌军开门受降表,大江南北无立锥。聘书到门以死拒,窃愿上比古伯夷。仲尼尊周守臣分,宜于革命多恕词。《三百篇》终录《商颂》,未敢滥及《采薇》诗。首阳饿死志未白,不遇公等当告谁。太公蒙面诛妲己,应立微子而臣之。马前数语寓史法,左右敢以兵甲施。大义凛凛在万世,公急起与相扶持。当公变名学卖卜,混迹岂屑同子皮。麻衣大哭建阳市,一琴一砚常相随。砚则毁矣琴则碎,铜驼卧棘秋生悲。幽燕古俗尚奇节,庙食于此佥曰宜。我欲从公卜死所,公其鉴我示我龟。骊驹在户不忍别,愿荐兰芷招湘累。悯忠相去不咫尺,恨未一读《曹娥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9467c6a942b30d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