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二首·其一》
《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俗家

不向此中寻洞府,更于何处觅藏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境(chén jìng)的意思:尘境指的是尘土飞扬的世间,也比喻纷繁浮躁的世俗之地。

洞府(dòng fǔ)的意思:指隐居深山中的房屋或洞穴。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俗家(sú jiā)的意思:指世俗的家庭,常用来形容人们平凡的生活。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为真(wéi zhēn)的意思:真实无假,真相无疑。

于何(yú hé)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询问原因、目的、理由等。

真境(zhēn jìng)的意思:真实的境界;真正的状态;真相所在。

注释
能:能够。
休:超脱。
尘境:尘世。
为:视为。
真境:真境界。
未了:未完成。
僧家:修行的僧人。
俗家:凡夫。
不向:不在。
此中:这样的环境中。
寻:寻找。
洞府:仙人洞府。
更于:又在。
何处:哪里。
觅:寻找。
藏花:隐藏的花朵。
翻译
能够超脱尘世视为真境界,未完成修行的僧人仍是凡夫。
不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仙人洞府,又去哪里寻找隐藏的花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十三日游上寺及黄涧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首句"能休尘境为真境",意指能够从纷扰的尘世中找到真正的宁静境界,这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次句"未了僧家是俗家"则暗示在世俗的生活中,即使出家为僧,若未能达到内心的解脱,仍然算作世俗之人。

诗人进一步强调,既然已经认识到尘世与修行的关系,便不再刻意去寻找隐秘的洞天福地("不向此中寻洞府"),而是明白真正的宝藏在于自我内心的修炼("更于何处觅藏花")。这里的"藏花"可能象征着内心的清净和智慧,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修行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倡导人们通过内心的修养来达到超脱世俗的境地。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和林见素次苏子卿见寄之韵四首·其一

向晚心不怡,中庭立徘徊。

群雅竞鸣噪,孤鸿独无依。

无依亦何恨,禀气与时乖。

物情逐时好,志士多苦怀。

咄哉贾太傅,厝薪胡独悲。

黄竹有遗歌,至今令人哀。

笼鸟望云端,自伤翅翎摧。

海滨有大老,何时当来归。

知音苟不存,五弦徒自挥。

怅望武夷云,我身安得飞。

(0)

野人献菊碧色每丛作双鸟并立名鸳鸯菊为之赋诗·其二

枝头两两立东西,知是鸳鸯不独栖。

一种贞心谁得似,庐江小吏仲卿妻。

(0)

二月真适园梅花盛开四首·其四

春来何处能奇绝,金谷梁园俱漫说。

谁信吾家五亩园,解贮千株万株雪。

(0)

偶成三首·其一

墟落斜阳欲暮时,乌纱醉岸发如丝。

山东未报收群盗,为问来鸿知不知。

(0)

贞甫大参立二石于庭邀予赋之二首·其一垂云

有峰巍然,嵑?连蜷。苍翠著人,霭如县云。

始孰为之,殆二气之絪缊。

絪缊来兮知几年,至今瑞气仍油然。

雾非雾,烟非烟。

莫教一日忽飞去,散在人间作霖雨。

(0)

和刘司马失子二首·其一

公退朝房独掩门,寒灯无燄月昏昏。

手书虽在难重读,家事从前得细论。

客枕有怀眠少著,老人无泪恨常吞。

漆园傲吏能齐物,妙语闻之洛诵孙。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