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惊觉(jīng jué)的意思:突然觉悟,突然意识到某个事实或真相。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霜侵(shuāng qīn)的意思:指寒露时节,霜冻开始侵袭大地,形容天气寒冷。
索价(suǒ jià)的意思:索取高价;要价过高。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须不(xū bù)的意思:必须不,绝对不能
自嘲(zì cháo)的意思:自嘲是指自己嘲笑自己,自己对自己进行讽刺或调侃。
邯郸道(hán dān dào)的意思:指言辞隐晦、言不由衷的道理或言辞不明的方法。
须不是(xū bú shì)的意思:不必,不是必须的意思。
- 注释
- 金字经:曲牌名。
邯郸:在今河北省南部。
驿:驿站。
元代京官外调,往往在这里暂住,换车马。
梦中邯郸道:即“黄粱美梦”,喻指人世间的富贵终是如梦一场。
山人:隐居山中的人。
晓霜:白头发。
- 翻译
- 如今我又一次来到梦中享尽繁华富贵的邯郸道上,这绝不是因为山中人要价太高才能实现自己归隐的愿望,而是自己多年来无法逃脱功名这个虚名罢了。我也经常自己嘲讽自己。在“功名”这个问题上,又有谁能一下子惊悟觉醒,即就是到了两鬓斑白的老年,还是这样。
- 鉴赏
这首元代卢挚的《金字经》短小精悍,以梦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虚名的反思和自我解嘲。"梦中邯郸道,又来走这遭",诗人仿佛在梦中重游邯郸,暗示了人生的轮回或对世事的反复经历。"须不是山人索价高",这里的"山人"可能指的是隐士或者智者,诗人自言并非因为追求高深的学问或地位而陷入困境,而是虚名作祟。"时自嘲,虚名无处逃",直接揭示了他对虚名的厌倦和无力摆脱的无奈。
"谁惊觉,晓霜侵鬓毛",以晓霜比喻岁月无情,不知不觉间已侵染双鬓,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清醒认识。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性强,语言质朴,富有哲理,体现了卢挚诗歌的独特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